七月三十日关,农历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 但是,只有到了七月十四才是鬼门大开日子,一支延续到七月十五大开,此后慢慢关合,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门闭合。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
每年鬼节期间,传统习俗,会预备祭品来安抚鬼魂的,祈望它们吃饱食醉及收了衣钱财物之后,安守本份不要在阳间搞事。
但是从佛教讲,打开鬼门关,也是佛祖的慈悲,让很多心愿未了的鬼能够得以圆满的解脱阳间的牵挂和遗憾,能够悔悟,能够放下,能够最终脱离苦海。
中元节鬼门关几点开门?鬼门关7月初开启,7月30日关闭。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称之为鬼月,意思是鬼门关的大门总是开着关着,鬼魂可以周游世界。普渡道场一般在这个时候设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是一个“鬼月”。七月的第一天是“鬼门关”的第一天。从七月初一鬼门关打开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鬼门关的鬼们回到死者身边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鬼。阴间的无主鬼会冲向死者,在任何能找到吃的东西的地方游荡。所以你要给他们多少纸钱,才不会让他们觉得太生气。
然而直到7月14日,鬼门关才大开。其中一个持续到7月15日,然后慢慢关闭,直到7月30日鬼门关。
民间祭祖活动一般在7月15日前进行,并不限于某一特定日子。通过一定的民间仪式,晚上把祖先的鬼魂接回家,每天早上、中午、昏厥三次,直到他们回来。送回去的时候烧纸包,用烧的方法叫“涂”,或者有仪式(或佛或道)。在一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一个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节日。
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但在古代,七月是一个幸运的月份,也是日历中的一个神圣的月份。它的优势在于“上下移动时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尤其是除了古代有七月葬帝的习俗外,大部分明朝皇帝甚至选择七月登基。在清朝,还有一个流行的堪舆公式:“古代皇帝在七月下葬”,这表明七月是越吉的一个传统。
农历七月,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鬼月的第十五天,即阴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阴气最重。掌管地狱的地藏王菩萨,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阴历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每年的七月十四是中元节,地方俗称称之为鬼节,佛家称为盂兰盆节。中国人是有祭奠逝者亡魂的传统,从老一辈人这时候满大街都是烧纸,所以把这个月份形容成阴月,对于这个月应该怎么做如何过?佛教有针对性的见解,下面讲一讲如何利用佛学来让被祭奠的亡者,存亡获利并且受到更大利益。
有的地方习俗传说,这个时候鬼门大开,尽量晚上不要出门,很容易撞到不干净的东西,这个月也不能做坏事,什么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都不能做,所谓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在古代有鬼节家家户户晚上闭门三天的习俗,说明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像这样的方式能够流传也有他的道理意义并不是迷信,在古代没有电脑、手机、网络,在家晚上闭门三天做什么呢?其实是安安静静的缅怀那些已经逝去的自家亡人们,此乃孝举,并非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