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真的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么?还是罗贯中虚构的?

2025-05-18 08:27:0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曹操当时不能死,死则北方大乱,不利于诸葛亮设计的三分天下的政策这是小说,当不得真。 小说是艺术创作,通常借历史杜撰一个故事来表达一个理念或观点。这个“捉放曹”的故事,罗贯中是想向各位看官(读者)展现3位人物形象: 1.关羽------义(这是黑道白道都吃得开的,后来,关羽被皇帝封为“武圣”,被青红帮尊为天天都要烧香膜拜的“关二爷”) 2.孔明------神机妙算(这是《三国演义》精华所在,最吸引人的地方) 3.曹操------刚腹,多疑,倒霉(《三国演义》损他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可是,历史上,他恰恰是强者) 正因为这些非史实的人物描写如此生动,《三国演义》才吸引各位看官三国演义是小说,可信度不是100%.其中有很多带虚构的色彩 其实历史上没有关羽义释曹操这件事. 不过一定要解释小说里的这个情节,也不是难事。 很重要的一点,楼上的几位都有提到-为了三分天下计的实施,而曹操是三分天下计中的其中一个主角-北方的主角。没有曹操,三分天下就没法实施下去。 还有一个要放曹操的原因是祸引东吴,从后来曹军的行动来看,很明显,他们认为赤壁之战是败在周瑜的手上,忽略了刘备军的作用,事实上也是这样,赤壁主要作战双方是孙权军和曹操军两军在作战。刘备作为刘军的统帅竟然没有在自己的军队里指挥大军,而是在周瑜的军营里做看客。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来一个关羽义释曹操,曹操就更加仇视东吴了,淡化刘军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 赤壁之战说是曹军对孙刘联军,可刘军的作用远没有孙军来的大。诸葛亮这样一搞,曹军对刘军在赤壁中的作用更是忽略不记了。

回答2:

没有,历史上关羽在下邳被打败遭生擒,向曹操投降,曹操允之,收为副将隶属张辽。期间关羽求曹操,乞纳秦宜禄妻为妻,未得逞,逐逃离曹营。小说为掩饰这一糗事,就杜撰成关羽头戴绿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放走曹操等英雄形象,以血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