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二级和三级的区别?

2025-05-07 17:19: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一共分五级:

①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②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③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④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⑤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办理流程:

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

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

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

五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证书案例

回答2:

1、“三级等保”:国家等级保护认证是中国最权威的信息产品安全等级资格认证,由公安机关依据国家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及相关制度规定,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各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认可及评定。其中三级是国家对非银行机构的最高级认证,属于“监管级别”,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认证需要测评内容涵盖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5个层面和安全管理要求的5个层面,主要包含信息保护、安全审计、通信保密等在内的近300项要求,共涉及测评分类73类,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目前网贷行业获得三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证书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三级等保”认证对出资人的作用:信息系统安全“三级等保”的认证,对提升用户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能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发起的恶意攻击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2、平台能在安全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能快速恢复功能,从而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3、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的以第二级认证为主,第三级属于“监管级别”。

回答3:

在等保2.0国家标准中,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网络访问网控、柜台安全审计等方方面面的整体要请求上。控制措施,同时还要请求信息系统采集取拨号访问控制措施.

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达到等保护要求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安全权利。为了实现等保护合规建设,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了解等保护要求,包括等等级要求、测试评价要求、安全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 制定等保合规计划,明确现实等保要求的时间表和工具测量。

  •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安全制度、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网络安全设备、安全软件、安全加固等方面的内容。

  • 建立安全运维系统,包括安全监控、安全事件响应、安全漏洞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等保2.0二级和三级是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中明确规定的。二级等保要求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不损害国家安全,但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影响,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而三级等保要求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不仅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影响,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的具体要求在网络访问控制、拨号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有所不同。二级等保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相对较少,而三级等保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例如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

    等保一级、二级和三级都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的等级之一,其中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的要求相对较高。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等保一级、二级和三级的要求进行详细解释和比较。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规定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规定,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的区别在于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的损害程度不同。具体而言,二级等保的损害程度虽然严重,但不会损害国家安全,而三级等保的损害程度已经达到了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三级等保的要求相对于二级等保更高,也更加严格。

    如需等保测评服务,可后台私信联系。陆陆科技整合云安全产品的技术优势,联合优质等保咨询、等保测评合作资源,提供等保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覆盖等保定级、备案、建设整改以及测评阶段,高效通过等保测评,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回答4:

最经常接触的信息系统等级莫过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了。既然做出了等级划分,两者自然也就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应用场景区别
三级信息系统适用于地级市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重要信息系统,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省)联网运营的信息系统,各部委官网等。
二、防护能力区别
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需达到:
能够防护系统免受外来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及其他的相应程度的威胁做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遭受攻击损害后,具备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第三级安全保护能力需达到:
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外来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和其他相应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受攻击损害后,能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三、测评力度区别
四、测评周期区别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的第十四规定,第三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第二级不强制要求测评,但是要求定期找测评机构测评或进行系统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