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大气污染报告
1。大气层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一、温室效应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二、酸雨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pH小于5.6。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含硫矿物的燃料首先被氧化成SO2,SO2进一步被空气中的某些污染物氧化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三、臭氧层空洞
由于人类排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1985至1998年臭氧层面积扩大了十倍,1998年10月前后,臭氧层破坏面积首次超过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积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面积总和。臭氧层破坏不仅仅是极地问题,并开始向中美地区发展。根据1998年联合国环境属臭氧层破坏影响专家委员会报告,由于臭氧层破坏导致地面紫外线照射加强,其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夏季增加了7%,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秋季增加了4%,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年增长了6%,南极地区春季与北极地区春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三、大气层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替代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
大气污染的防治建议:
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2.改进燃料或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3.使用清洁燃料
如:巴西用甘蔗汁制取乙醇取代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减轻了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新出厂的汽车必须在排气系统上装置减低污染的催化转化器等。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以身作则,作好宣传工作,使用洁净燃料,拒绝大气污染!!!
月11日下午,一场瓢泼大雨冲刷着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迷蒙雨雾中,数十根矗立的烟囱吐着浓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异味。记者冒雨穿行在该镇境内的阳河两岸,只见泛着五颜六色油光的污水顺着暗渠滚滚而下,直扑小清河。
一群老百姓气愤地对记者说,全镇从里到外明明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了,却头顶着“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名镇”“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上百项桂冠,并且还在继续制造着污染
“形形色色名不副实的荣誉已经惯出了一个‘污染大王’,别再不负责任地给大王镇乱戴‘高帽子’了!”当地一名干部说。
境内有山东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大王镇地处黄河三角洲南部,总人口8.7万,是全国百强镇。说起工业发展,大王镇干部颇为自豪。全镇现有三家全国500强企业和两家上市公司。2006年,该镇利税、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山东省乡镇前列。
当地人告诉记者,大王镇工业是上去了,但不少骨干企业如华泰纸业、金岭化工、金宇轮胎等都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镇内已找不到一条清澈的河沟了,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地下水污染更是让人忧心。
记者初到大王镇,感到整个镇区弥漫着一股臭味。周庄村村民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只是经常在夜里12点至凌晨3点多,臭味会加重,臭虾酱味的废气经常把睡梦中的居民熏醒,夏天关上窗户也无济于事。
记者在该镇阳河暗访,发现河底下的暗渠中污水在哗哗地流淌。记者在田门村附近的一个尚未封闭的污水口呆了近一个小时,开始只是感觉恶心、头痛,不久就忍不住呕吐。
被严重污染的另一条河流是织女河。一位村民说,以前织女河波光粼粼,有时候螃蟹、乌龟晚上能爬到村民的院子里。河岸边的井水也特别甘甜。阳河有水的时候也是鱼游虾戏。后来这两条河渐渐变得肮脏起来,鱼虾绝了,水鸟飞了,连井水也不能喝了。韩桥村村民向记者反映,从井里抽取的水看着干净,用这种水做出的米饭却浑黄僵硬且有点烂树根的味道。村民说,干净的开水壶不到10天就会结出厚厚的水垢。记者查看了多户村民家中的水壶,伸手在壶里抠一圈,就能抠出一小把白色的污垢。
去年4月初,山东省有关部门组织暗查,取样监测大王镇外排水水质的织女河三座楼断面,COD高达580mg/L,超标2.87倍,织女河成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在几个村采访,村民告诉记者,大王镇区几个村庄肝大、肿瘤等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华泰纸业附近的高卜纸村村民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村里的癌症发病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不少村民先后染上了肝癌、食道癌、胃癌等疾病。自1999年以来,村里死亡50多人,其中近30人死于癌症。现在还有六人已被查出患有癌症。“癌症患病率的正常值是0.05‰,而我们村的癌症发病率达到了2.5‰,是正常值的50倍!”
造纸、化工需要大量的地下水。据当地人反映,华泰纸业内部有10多口深井,日夜不停地抽取地下水。连年超采使大王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机井深度不断增加,迫使农民多次更新机井和提水设备。1983年至1988年,大王镇以打30米至40米的浅井为主。1988年起,逐步开始打80米左右的中井。1995年始,要打80米至150米的中深井。目前,需要打200米至300米的深井。“如此透支水资源,大王镇10年后将基本无地下水可用!”
“分明是睁眼说瞎话!”
说起环境问题,该镇一些干部很不高兴。大王镇党委宣传委员卜春燕和记者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业发展快,有污染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啥值得大惊小怪?你们记者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大王镇,应该多看看这里的成就和获得的各项荣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多年来大王镇污染严重,老百姓怨声载道,该镇头顶却罩着越来越多的光环。据镇党委领导介绍,近10年来,该镇获得了国家、省、市和县以上各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100多项,其中与环境、卫生、生态有关的荣誉30多项。
最让大王镇干部引以为豪的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名镇”等10余项“国字号”桂冠。这些荣誉牌匾在镇政府会议室墙壁上一字排开,煞是气派。而省、市、县级授予大王镇的荣誉称号不胜枚举,都没有公开展示的机会。
广饶二中地处大王镇,该校一位教师告诉记者,根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这所学校学生的肝大发病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0.23%上升至10.95%。据反映,镇区周边几个村已连续四五年很少有人体检合格应征入伍。
去年3月,大王镇被山东省建设厅授予“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据了解,这个奖项在山东省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面最具权威性,目的是表彰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单位和个人。镇领导称,这是大王镇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都银镇”品牌结出的硕果。
然而,该镇一名群众说,只要从东青高速公路路过大王镇,一股臭气就会扑面而来。镇上有近40个大烟囱,整天冒黑烟,熏得到处都是灰蒙蒙的。镇区居民在室外晾衣服,经常是一夜间就落满灰尘,居住在如此环境中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在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命名的“2005年度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名单中,大王镇竟赫然在列。 另据了解,一家名为“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绿盟)”的非官方机构,竟然在其网站上公开宣称:大王镇是缔造绿色品牌城镇的“始作俑者”,将成为“绿都银镇”品牌的样本!对此评价,大王镇也极为看重,提出了“加大环保力度,打造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绿都银镇’,实现经济与环保共赢”的口号。
该镇一名干部说,大王镇党委、镇政府特别看重各种荣誉,每次捧回一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不是对照这些荣誉找差距,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宣扬。对于这些荣誉,政府官员叫好,老百姓却不买账。
“这分明是睁眼说瞎话!”该镇一些农民说,“什么叫环境优美、适宜人居?最起码是没有臭气,没有污水了。大王镇的工厂这样大量排放臭气、污水,环境能优美吗?即使是在某些部门眼里是优美的,但在咱老百姓的眼里,大王镇的环境是污浊的。因为它每天都在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危害着健康。”
大王镇干部对记者说,群众对上级授予的各种荣誉并不是一概否定,但对镇里获得的一些荣誉称号,还是有些想不通。比如,大王镇党委曾多次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点引起当地不少群众质疑:大多数老百姓长期喝不上干净水、呼吸不到清新空气的地方,其所在地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在哪儿?
荣誉称号成了污染企业的“遮羞布”
与大王镇一些干部群众座谈,他们的一个共识是:大王镇的污染固然与前些年的大环境和历史原因有关,但不是所有发展快的地方都一定污染严重。从很大程度上讲,大王镇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是被形形色色的荣誉惯出来的。
“大大小小100多个头衔整整齐齐地摆在大王镇的前面,就好像100多顶极不适合的大帽子扣在一个漠视生态环境的人头上——头重脚轻,马失前蹄也就不足为怪了。”广饶县一名执法部门的干部分析说。
这名干部说,这些年来,大王镇坐拥上述睹之耀眼、敲之有声的荣誉牌匾,如同拥有了“监督豁免权”,不仅上级政府部门一般不敢轻易对他们说个“不”字,甚至舆论对他们也是只“添彩”而不随意“抹黑”。包括环保局在内的执法部门,到大王镇调查处理问题前都得掂量掂量:这会不会让人看成是“砍旗”“打击先进”?因此眼看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不敢下手。久而久之,大王镇难免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出一种唯我独尊、谁奈我何的“大王气概”。
金岭集团是大王镇响当当的骨干企业。2003年,该集团未批先建三万千瓦时热电厂,山东省环保局放了金岭一马,2004年为其补办了环评手续。2006年,没经环保部门批准,该集团又擅自开工建设年产16万吨烧碱项目,开工一年后,才拿到省环保局办理环评批复文件。尝到违法违规建设“甜头”的金岭集团,今年又在广饶县丁庄地区上马年产60万吨烧碱项目,环评、项目备案等手续尚未办理,就开始征地和“四通一平”。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有关部门还不遗余力地支持其尽快上市。
广饶县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荣誉称号使该镇一些污染企业获得了一块“遮羞布”,用它掩盖污染比任何东西都管用。近几年来,大王镇为数不少的新建扩建项目未及时履行环评和“三同时”验收手续,不少企业违规试生产时间长达两三年。
大王镇一些群众说,该镇的污染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上级机关对这里的污染问题不是屡屡“贴金”,而是多说一些“不”,大王镇也不至于“病”到今天这个程度。正是一次次被“加冕”和一味地放任和迁就,使大王镇滋生了依“名”卖“名”的毛病,成为监督制约的“盲区”,一些企业排污肆无忌惮,根本不顾忌受害群众的怨怒。
群众反映,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大王镇甚至搞起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阳河是大王镇的一条过境泄洪河,在该镇境内全长15公里。去年,大王镇把阳河治理列为2006年“八件实事”之一。政府投资3600万元,群众集资400万元,其中华泰纸业捐款65万元,华泰纸业董事长李建华个人捐款30多万元。该工程的核心内容,不是从根本上治理河水污染,而是在阳河底下修了两条暗渠,让污水从暗渠流到下游,从而实现“河中清水流、污水暗渠走”。
对此,卜春燕的说法是,阳河的污水都来自上游,我们没有责任替他们治理,所以让这些污水通过暗渠流到下游。但记者在阳河大王桥等暗渠施工现场发现,大王镇修了十几个地下污水管,工程竣工后,这些污水管将隐藏在地下,表面上看不到,但是镇里的污水却可以悄悄排进阳河暗渠。阳河两岸群众说,暗渠全部完工后,企业排污就更加隐秘了。
据了解,大王镇一直在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三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工程总造价概算为6000万元,这项工程喊了多年,最迟本该在2006年12月建成,但竣工时间一再推延,至今仍没有建成投运。
地方噶是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