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署目!
2008年周口全市经济生产总值984亿元,位居河南黄淮四市第一位!
全国经济第91位!
不是商业城市,没什么可发展的。
河南周口市 给我们的印象就是 :穷。
(大家不要骂我啊,事实哦)
他们的逍遥镇胡辣汤还是很出名的!
还不错,发展较快
怎么说呢?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淮阳、鹿邑、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和川汇区、项城市八县一市一区,辖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0万亩,总人口1070万人,耕地面积、总人口均居全省第2位。
2005年年末,周口总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4.7万人,非农业人口115.3万人。人口年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8.34‰。周口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达400万人 。
2008年周口全市经济生产总值984亿元,位居河南黄淮四市第一位!全国经济第91位!
工业发展
周口市工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高速递增。现已建立了以电办机械、纺织印染、食品酿造、裘皮制革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周口市味精厂生产的"莲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后获得24块国内、国际金奖,其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跃居世界同行四强,单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8月1日,"莲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在第五届全国白酒评经比中荣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光缆已进入国家干线。河南鞋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皮及制成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市,创汇能力已达1000多万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周口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西部紧靠京广铁路大动脉,北部许(昌)郸(城)窄轨铁路横贯东西,南部漯(河)阜(阳)铁路穿境而过。经国家批准建设的周口--漯河高速公路正在筹建之中,届时可汇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沈丘--周口--郑州公路周口段高等级公路正在分期建设。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已经竣工,郑埠口枢纽工程和周口港已纳入国家计划。工程竣工之后,水上运输由周口启航,经淮河、长江可直达南京、上海。全市电力供应充裕,网路火电和地方电联网联起套。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连接全市城乡的十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
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的工业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市的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目前,全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46家,合同利用外资近2亿美元,三资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地特产
1.黄金瓜
学术名称为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泽金黄而得名为黄金瓜。黄金瓜外表美观,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内含多种维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
2.枣
西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鸡心枣,又叫小枣,果实较小,呈鸡心状,果皮薄、果肉中厚,致密质细,味极甜核较小,是优良的制干品种。田口大枣被誉为“田口大枣,天下最好”。枣果是著名的滋补佳品,营养丰富,干枣含糖50%-87%。
3.逍遥胡辣汤
胡辣汤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逍遥胡辣汤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凉浆、粉条、味精、精盐、木耳、面芡、香油、醋等...
4.沈丘县老城镇又名乳香台,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历史名人:伏 羲 女 娲 老子 汲 黯 蔡 衍 陈胜吴广 应 詹 谢 安 黄 霸 陈 抟 符彦卿 韩 弘 沈 伦 徐世隆 顾 佐 轩 輗 袁世凯 张镇芳 朱丹陛 李子纯 吉鸿昌 王广建 李干公 严图阁 侯香山 李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