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山脉的地貌特征

2025-03-27 09:29: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远古时代,由于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相连,阿特拉斯山脉在地质上是阿伯拉契造山运
动的一部分。山脉在非洲和北美洲相撞时形成,当时远比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要高。今日,这山脉的痕迹仍然可以在美国东部的陡降线上或者在阿巴拉契亚山脉看到。西班牙南部的内华达山脉也是在同一次运动中形成的。 分为摩洛哥的大阿特拉斯山(中阿特拉斯山、高阿特拉斯山和安蒂阿特拉斯山 Anti-Atlas),沿海较矮的得尔阿特拉斯山 (Tell Atlas) 和深入南方、较高的撒哈拉阿特拉斯山 (Saharan Atlas)。后两者在阿尔及利亚。
阿特拉斯山脉体系形如拉长的椭圆形,在山脉与山脉之间有一个广阔的平原和高原综合体。它包括不同的北部山脉泰勒阿特拉斯(Tell Atlas)和南部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形成摩洛哥东部和阿尔及利亚北部广阔高原的边缘。往东,在突尼斯,它们在泰贝萨(Tebessa)山和迈杰尔达(Medjerda)山之处连接了起来;往西,在摩洛哥,它们并入中阿特拉斯和大阿特拉斯山的又高又崎岖不平的高峰中。小阿特拉斯山脉(Anti-Atlas)从大阿特拉斯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直至大西洋。从地质上说,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是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体系相关联的年轻而褶皱的山脉。南撒哈拉阿特拉斯却属于不同的结构群,即非洲大陆的广阔、古老的高原群。 阿特拉斯山脉体系形如拉长的椭圆形,在山脉与山脉之间有一个广阔的平原和高原综合体。它包括不同的北部山脉泰勒阿特拉斯(Tell Atlas)和南部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形成摩洛哥东部和阿尔及利亚北部广阔高原的边缘。往东,在突尼斯,它们在泰贝萨(Tebessa)山和迈杰尔达(Medjerda)山之处连接了起来;往西,在摩洛哥,它们并入中阿特拉斯和大阿特拉斯山的又高又崎岖不平的高峰中。小阿特拉斯山脉(Anti-Atlas)从大阿特拉斯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直至大西洋。从地质上说,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是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体系相关联的年轻而褶皱的山脉。南撒哈拉阿特拉斯却属于不同的结构群,即非洲大陆的广阔、古老的高原群。
(1)水系。季节性降雨为滂沱大雨,这就决定了阿特拉斯的水系性质。
马格里布乾河床起自阿特拉斯山脉。在常年河中有穆卢耶(Moulouya)河,源自中阿特拉斯山;谢利夫(Chelif)河,源自阿穆尔(Amour)山脉。
(2)土壤。在阿特拉斯区域海拔较高之处,好的土壤稀少,常常是除了光秃秃的岩石、瓦砾以及因山崩而不断落下的物质外,一无所有。有两种物质占主导地位︰石灰岩和泥灰岩。较稀少的砂岩有利于森林的成长。在阶地斜坡和谷底有冲积土,这是最好的土壤了。
(3)动植物。阿特拉斯地区的土壤受侵蚀且因植被稀少而更恶化,大约只有101,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哩)的土地有森林。略有降雨的里夫(Rif)山脉、卡比利亚和克鲁米里山脉,其湿润的森林中的栓皮槠覆盖著下层野草莓灌木丛和杜鹃花灌木,同时还有满地的半日花和薰衣草。当全年的降雨量不足762公釐(30吋),又有石灰岩在的时候,绿栎和崖柏则盖满在土壤上,形成有一片薄而浓密的下层灌木丛的明亮而干燥的树林。再高一点则以雪松树为主。在撒哈拉阿特拉斯的干燥巅峰,植被则减少到散落分布的绿栎和桧树。
为农业而清理土地减少了阿特拉斯山脉的森林覆盖面;动物也纷纷退避。留下的只有高处的少数豺狼、一些猴族(叟猴),偶然在栎林中会出现一群野猪。 山上住的是柏柏尔人,他们保留著自己的语言、传统和信仰,与此同时也接受一定程度的伊斯兰教。
柏柏尔社会所关心的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特性,在选择住处这件事上就是证明。设了要塞的村庄一般都栖息在高高的山巅。这种村庄规模虽小却包括有住屋、清真寺、打谷场和长老议院集会处,议院管理著每一个社区的事务。各个家庭分开住在四合院四周的房间中。
摩洛哥大阿特拉斯的什路人(Shluh)住在深入丛山的河谷中。他们的村庄常设在海拔2,000公尺(6,500呎)以上的地方,每个村庄有居民数百人,住的是排立房屋,每间房屋都紧挨著另一间房屋,常以设堡垒的公共打谷场占首要地位,或在有权势家族的打谷场兼住屋四周。附近的山坡被分成牧场和农场。有些非灌溉田地运用乾种法来种植谷类。灌溉土地用水是从乾河道引水而来的,这种土地一年可有两熟收成──冬天种植谷类,夏天种植蔬菜。什路人使用牛粪作肥料。饲养牲畜不断增加。森林出产的主要商品──软木,也带来可观的收入。
摩洛哥的里夫和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尔人在许多方面很相像。双方的柏柏尔部落住在同样的覆满栎树林的湿山坡上,同样都迷恋上不毛之地,同样都倾向于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同大、中阿特拉斯山脉的柏柏尔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牲畜饲养在他们的乡村生活中只居次要位置;他们种植一些甜高粱(用作饲料),妇女则在她们宅旁的小园里种植蔬菜。但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却是他们所住的山坡上的无花果树和橄榄树。卡比尔人还是熟练的手艺人,木、银、羊毛都会加工。过去他们还是小贩,将地毯和珠宝出售与平原上的人。
奥雷斯(Aures)山脉独自坐落在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或许是马格里布最不发达的山区。居民沙维亚人(Shawia〔Chaouia〕)过的是半游牧生活,部分农业,部分游牧。他们住在阶地石村庄内,村庄的房子成排状,一排高于另一排,全部都以有防御工事的粮仓为核心。冬季来时,高地山谷的居民就带著他们的羊群到山丘周围的低地上来,他们在这里或扎营或住在山洞里。夏季时他们又回到高地上,灌溉土地以便种植高粱和蔬菜,并保养好杏和苹果果园,牧羊人则带著羊群到山顶牧场去。
尽管生活条件不安定,阿特拉斯山区还是住满了人──在某些地方甚至还过分拥挤。例如在大卡比利亚的提济乌祖(Tizi Ouzou)四周地区人口密度就达每平方公里270人(每平方哩700人)。 (1)资源。尽管地处荒凉,且难以通达,阿特拉斯山区在马格里布诸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还是具重要的作用。蓄水坝的建造不但能储藏大量水供灌溉平原用,还使水力发电成为可能。在摩洛哥,水坝建在大阿特拉斯北坡跨越阿比德(el-Abid)河和吉拉(el-Rhira)河,南坡的大坝则跨越在德拉(Draa)和济兹(Ziz)河道上。在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利亚区则发展了水力发电站,分别设在阿格里翁(Agrioun)和坚杰内(Djendjene)河上。
阿特拉斯的地质构造是矿物丰富,其中铅、锌、铜、锰和磷酸盐最为重要。这些原料常在海滨城镇进行加工。例如来自温札(Ouenza)的铁矿石提供给安纳巴(Annaba)的炼铁工业使用。
林业产品中软木比木材更重要,生产集中在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利亚区进行,尤其重要的是在科洛山丘(Collo Massif)。
旅游业也十分发达,尤其在非洲摩洛哥的大阿特拉斯区。
(2)交通运输。阿特拉斯山区有其自己的内部交通体系。村落间有小路相通。出门或步行,或骑骡,或乘当地公共汽车。
山丘阻碍了交通,道路和铁路只得利用隧道或高架桥穿越,修筑费用昂贵。但是大山却自有许多天然连接纽带或通道提供方便。游牧民们使用斜形狭长通道(即由岩石中的褶皱形成的通道,岩石中的地层从两端向中心下沉),这种通道将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的山脊分开了。位于奥勒德-奈尔(Ouled-Nail)和奥雷斯山脉之间的比斯克拉峡(Biskra Gap)有一个天然通道为古迈勒河(Rhumel)的君士坦丁和撒哈拉沙漠的图古尔特(Touggourt)之间的交通提供了方便。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之间的公路和铁路双双都沿著塔札通道(Taza Pass)通过阿特拉斯,这个通道将里夫和中阿特拉斯山间的连续性切断。通道是越过山路障碍的天然道路从而构成了战略要点。例如大卡比利亚的交通中心是提济乌祖,它在热内通道(Genet Pass)处,实际上已变成山丘的首府了。从马拉喀什(Marrakech)至德拉峡谷的古代车队路线是使用恩特斯特通道(nTest Pass),因而这个通道对商业就成了极为重要之地。 欧洲列强试图控制西北非始于15世纪。葡萄牙的活动局限在直布罗陀海峡和摩洛哥的大西洋海岸,在这里他们设立了几个要塞。西班牙的活动最初始于16世纪,包括攫取地中海港口和逐渐向内渗透,先是里夫地区,1860年后深入到摩洛哥其他部分。法国的势力较广泛,始于1830年的占领阿尔及尔,终于扩展至除了阿特拉斯区的里菲恩(Rifian)部分以外的地区,包括对摩洛哥的大部分行使保护国权力(1912~1956)。道路的建筑用以控制山区和方便人和货的运行,提高了曾经是与世隔绝和破碎支离的地区的交通水准,这些地区以前常常被设在低地区的政府当局所忽视。如今阿特拉斯山区不再是欧洲人探险和开发的焦点,而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独立国家的一个惹人注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