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并鼓励个人参与商业保险、提高将来的养老质量。
由于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在个税缴纳时可获得一定的优惠,因为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政策。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予以税收优惠,有利于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亦将大大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步伐。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延型养老保险
“最近听不少朋友说上海这边可以买税延养老保险了,自己也在犹豫要不要去买。主要是目前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个保险,例如说优惠到底是什么样的?怎么买?”在上海陆家嘴工作的马先生说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像马先生一样存在疑问的不在少数。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试点方案,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保费时,在月收入的6%、最高不超过1000元范围内的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此外,账户资金收益暂不征税;领取商业养老金时,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以试点城市上海为例,若参保人每月税前工资为1.5万元,其保费扣除限额按月收入的6%计算,为900元。扣除这900元保费后,再计算纳税额的话,每个月可以少缴税180元。若每月税前工资为1.7万元,则保费扣除限额为1000元,每月则可以少缴税250元。
除了可以降低个人当下的税务负担,银保监会还算过一笔账:假设一名参保人从30岁开始购买税延养老保险,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产品保证收益率是复利3.5%。等60岁退休时,总共缴纳保费36万元,但账户价值变成了61.8万元。通过精算,一个月可以领到2746元。
那么,这样的保险具体可以怎么买呢?据介绍,现在一般可以选择企业统一投保或者企业组织、员工自己购买,个人也可独立投保。但同时专家提醒,个人投保者要及时到税延养老平台网站下载税延养老扣除凭证并提供给扣缴单位,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享受税收优惠。
税延养老保险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特殊养老形式。税延养老保险的全称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最大的特色是:参保人可在税前工资中扣除一定额度的保险费用(扣除额度最高为1000元),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让参保人获得实质性的“减税”利益,故而备受人们热议。
实际上,税延养老保险本质属于商业样养老保险,针对的是“个人所得税”,所谓“税延”指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延期缴纳”,是国家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
想了解养老金相关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当你老了,靠子女赡养,还是靠养老金? 》
举个例子,若参保者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工资为8000元,参保者购买了1000元的税延养老保险之后,则可以将7000元(8000-1000=7000)作为工资数额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参保者就可以少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合理“减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