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摔伤、碰伤或挤伤
常见的有幼儿从床上摔落,从楼梯上滑落,在游戏中摔伤、碰伤或挤伤。由此可见摔伤、碰伤或挤伤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造成幼儿摔伤、碰伤或挤伤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幼儿活动时的个体行为特点,老师照顾是否周到、环境设置是否适宜等。
(二)扎伤或戳伤
虽然幼儿已经有了“尖锐的东西能伤人”的知识,但在手工活动时使用剪刀仍会划破手指,绘画活动时水彩笔会戳伤眼睛,进食时说笑会被鱼刺卡住喉咙,由此可见,扎伤或戳伤也是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幼儿不知道尖锐物品的危害性,不能小心操作以及成人不能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等,是幼儿出现意外伤害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幼儿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好奇、淘气、好动以及手部肌肉的动作缺乏灵活性与协调性也是造成幼儿被尖锐物品扎伤或戳伤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烫伤或烧伤
有时幼儿喝水会把开水洒在身上,有时吃饭会把热菜汤或稀饭洒在身上,这都会引起烫伤,有时幼儿身上带有摔炮,打火机等易燃物品,经过摩擦,会点燃,会烧坏衣服、烧伤皮肤。由此可见,烫伤或烧伤也是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是烫伤。幼儿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看护不周到以及幼儿园提供了过烫的饮用水和食物,幼儿不知道物品的危险性,不懂得自我保护等。
(四)咬伤或挖伤
特别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经常出现用口咬伤对方或用手挖伤对方的现象。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老师要格外的关注和看护。
(五)异物入体
某幼儿园,大班一幼儿在午睡时,把套在手腕上的珠子塞入鼻孔,小班一幼儿在手工活动时,把团好的纸团塞入耳朵里,都是被值班老师及时发现送往医院取出的,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危险性却很大。幼儿做出类似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小物体的好奇、对行为后果的无知所造成的。老师要做好晨检工作,避免孩子把一些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
(六)走失
幼儿走失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件,老师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跟陌生人走、不随便接受别人东西的习惯,告诉孩子在接受他人东西前,一定要征得爸妈或老师的同意,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避免孩子误入骗局的好办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食堂一定要严格操作,确保食物安全
二,用电安全,相关的电源要妥善保管
三,最常见的就是磕磕碰碰,对那些高低不平有棱角的要做好防护
老师也要教育孩子们注意安全
其实幼儿园小朋友还是很好管理的,但也不一定不存在着问题首先来说。他们年岁都很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这一定要在幼儿园老师正确引导下。教育他们,对孩子这些不安全行为,如果老师做到了,孩子是很听话的。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小孩子天生好动乱跑容易摔跤摔倒。其次再做一些个剧烈运动的时候,他们不懂得危害。老师,一定要正确引导他们。还有吃饭的时候,老师千万要记住,不要让他们吃得过急这样容易呛着。再有教室或操场的所有东西要做成圆角不要做成尖角这样容易磕碰到儿童。以上几点就是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