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上的分装弹与定装弹的区别

2025-05-04 13:38: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整装弹最典型的就是枪弹!而分装弹最典型的就是战列舰或列车炮的重型炮弹!
你看,整装弹的弹丸是固定连接在药筒前端的,枪弹便如此,俗称的弹壳其实就是发射药的药筒,弹丸是插在药筒的前端开口上,这类弹药都是用于口径小,重量轻的枪械和中小口径火炮,一般说来,火炮口径小于120mm,都可采用整装弹,这样有利于保证射速,毕竟一次装填动作就可将弹丸与发射药一同装填进炮膛。你看,西方的120mm坦克炮就是采用整装弹,而俄罗斯的125mm坦克炮就采用分装弹,为了保证射速不得不采用自动装填机械。陆军的地炮基本上都是这个规则,像105mm榴弹炮就是整装弹,而122mm炮就是分装弹了。不过也有例外的,俄罗斯海军大型舰艇的130mm速射舰炮就是采用整装弹,因为这时全自动射击,美国127mm舰炮也如此。还有二战后出现的美国“德梅因”级大型重巡洋舰的203mm主炮也是采用整装弹,人家也是自动射击,射速达到10发/分钟,而传统人工装填的203mm舰炮射速才2-3发/分钟。
分装弹就是因为炮弹口径太大了,如果把弹丸和发射药筒连在一起的话,炮手无法搬动,或相当影响装填速度,从而采用弹丸与药筒分装的技术。这时的药筒,还分可燃药筒和不可燃药筒,可燃药筒都是特大口径火炮(战列舰主炮,列车炮,海岸炮)采用,材料多为纺织品(以丝质最佳,其燃速与发射药燃速几乎相同),火炮发射后炮膛内无剩余物,可继续装填。而不可燃药筒还是像弹壳那样为金属制成,发射后还要将其退出火炮的药室。大口径的地炮多采用这种设计,如我军的D-20型152mm榴弹炮。 在一定条件下,整装弹具备对分装弹的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
特别是中国自己的125/50的长径比和弹头重量造就超过了L44。最重要的随之炮弹重量的增加,弹药必须分装化,这样才能实现机械/人工双重装填。
整装弹弹芯能够充分深入药筒,其长度已经比较接近全弹总长。而分装弹则做不到这点(你总不能将弹芯也分装吧)。因此,分装弹弹芯长度受到较大制约。
分装弹弹芯长度短,若保持与整装弹相当的长径比,只有缩小弹芯直径。这样一来,弹芯重量和强度必然减小。
因此,对于长杆穿甲弹来说,整装比分装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且整装弹药的安全性也是分装弹无法比的。采用分装弹的穿甲弹,弹芯长度受限制很大。 T-72的穿甲弹初速跟西方坦克比毫不逊色,可豹2A6的炮口初速为1750,98为1760,可人家是整装弹,咱是分装弹,而分装弹用人工装填射速又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分装弹便于人工装填,对用于三腿炮架射击的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环射,而且分装弹有着大得多改进潜力。

回答2:

分装式结构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火炮口径不断加大,炮弹势必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这时使用整装炮弹会给装填手带来极大负担,降低作战效率。分装式炮弹由于弹头和药包都不是很重,大口径炮弹靠人力还是可以完成装填的
分装式还更有利于炮弹配伍,随心所欲的选择各种不同的弹头,若果战场上需要临时更换弹种只需换掉弹头即可,比换掉所有炮弹省时省力的多。
分装式炮弹的自动装弹机选择更加灵活,可用尾舱式也可用吊篮式,而整装炮弹只能用尾舱式。
或许你会说分装式炮弹和吊篮式装弹机不安全,不如尾舱式,其实是不科学的。吊篮底部位置很低,处于最不容易被击中的地方,又有隔板把弹药与人员隔开,即使命中炮塔或车身,炮弹穿进车内爆炸,也不会威胁到弹药,倒是很多装甲兵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在装好一发炮弹后用装弹机把下一发炮弹从弹仓里提出来,这发炮弹是危险的,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来,是不危险的。尾舱装弹机的坏处就是使炮塔重心偏后,对炮塔转动部分不利,也使整车重心过高易翻车

回答3:

分装弹就是弹丸和药筒分开装填的弹药,定装弹就是弹丸和药筒一个整体,一起装填的弹药。
定装弹的优点是装填速度快,但限制穿甲弹的长径比。分装弹正好倒过来,有利于使用更大长径比的穿甲弹,但装填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回答4:

定装弹发射药与弹头一体后,穿甲弹可以加长,质量和动能增大,侵彻力存在优势,此点分装弹不及,但前者整体质量增加,上弹和补给需要机械化、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