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和《范仲淹年少苦读》主旨的表达方法各是什么?

速度啊~~~~~~~~
2025-03-26 23:12: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文热情的赞颂了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贬抑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从而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

范家虽然世代为官,但范仲淹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他出世后不久,父亲在徐州过世,家境从此变得窘困起来。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长山县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更名为朱说。

和大多数丧父失母寄人篱下的孩子一样,范仲淹小的时候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一次,他看到朱家兄弟的生活糜烂,铺张浪费,便好言规劝。朱家兄弟脱口说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愣,觉得话中有话,不断追问下才有人告诉了他的身世。这件事对范仲淹的触动很大,从此他下定决心独立生活,并毅然辞别母亲到南京(今商丘市)应天府书院求学。

当时,南京留守的儿子也在这里读书。因为他父亲是做官的,家里很富裕。他看到范仲淹穷得经常吃不上饭,非常同情,也感动于范仲淹安贫苦读的精神,就拿出一些钱来帮助他,可是被范仲淹一口拒绝了。朋友有心周济他,就从家里带了好些酒肉和一些好菜来,说是要和他聚聚。范仲淹见朋友一番好意,就收下了。过了几天,南京留守的儿子来看望范仲淹。没想到却看见放在桌子上的饭菜都已经长毛了,范仲淹一点儿也没吃!这个干部子弟很生气,说范仲淹瞧不起他,范仲淹解释说:“不是我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经习惯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一席话说得朋友心服口服。

范仲淹在睢阳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宋朝皇帝宋真宗路过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全校师生这方轰动,都认为普通老百姓能亲睹“天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蜂拥上前围观,只有范仲淹一人留下来继续读书,人家问他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为啥不去看看,范仲淹回答说:“将来再见他也不迟。”正是由于范仲淹的勤学好读,所以学到了很多真才实学,成了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