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古代的别称如下: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穷冬:“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扩展资料:
立冬:
立冬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民间习惯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小雪:
小雪时值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此时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就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大雪时值公历的12月7日前后。“大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示降雪开始大起来。
我国北方在农业上,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这主要是说雪铺盖在地上,因温度低,能杀死越冬的虫子,给农业带来好处。
小寒:
小寒时值公历的1月5日前后。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大寒:
大寒时值公历的1月20日前后。此时天气寒冷至极,所以称为大寒。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平均气温零下2-4℃,最低气温一般零下14~17℃,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20℃。最大冻土深度30~40厘米,为全年冻土最深的节气。有些年份,全年最低气温会出现在本节气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天 (自然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