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作为父母,要学会去帮助孩子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挫折教育正是不可忽视的助力。
一、适当放手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被家长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从孩子发展的需要看,必须让孩子意识到失败其实是很正常的。并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挫折”,使孩子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蹒跚学步时摔倒,小心翼翼刷碗时摔碎碗碟,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挫折和失败。但这一类的挫折,属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自然挫折,家长们不必太过干预。
二、父母的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出现“输不起”的情况,也跟家长的夸奖方式有关。如果是家长从小经常性地夸孩子聪明,孩子就会很担心失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失败了就变得不聪明了。而在生活中,多被家长夸努力的孩子,他们在每一次做事情的过程中,会更在意努力的过程,而并不是结果。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强调输赢,如果孩子输了就大加指责,这样的态度也会让孩子非常看重每一次的较量。
三、如何培养
孩子年龄小,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发泄,作为父母应该及时发现并接纳。在孩子为输赢发泄不满的时候,切记不要说过多刺激的话。当孩子把心里的失败感和挫折感都发泄出来后,孩子的心情自然舒畅多了。这时再进行心理抚慰,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于输赢的感受,慢慢多次后就不会把失败当成很大的灾难了。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输不起,是想赢但是不怕输,父母开导让孩子明白输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赢回来。
你要告诉孩子输赢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你的经历,所以输了是很小的事情,不用太在意。
告诉孩子有输就有赢,赢了不要骄傲自大,输了应该找问题,然后努力向前。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输赢都是正常的。因为赢的时候代表你确实优秀,但是输的时候也代表了前面有比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