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18事件的背景,原因

2025-05-14 23:10: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遂于一月后发动了大规模武装侵占东北三省的战争。

9月18日夜10时余,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的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然后诬称系中国军队所为,当即派兵突然进攻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大营和沈阳内城。南京国民政府正全力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坚持不抵抗政策。19日8时30分,北大营、沈阳内城相继为日军占领;中午,东大营及其附近地区也同时失守,沈阳完全陷落(参见彩图插页第135页)。同日,日军还攻占营口、凤凰城、鞍山、抚顺、安东(今丹东)、长春等二十余城。21日,日本驻朝鲜军队越境增援关东军,一周后侵占了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10月,日军开始向黑龙江省进犯,11月19日占领齐齐哈尔。12月下旬,日军进犯锦州,占领辽西地区,直逼山海关,东北军被迫撤退山海关内。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奴役达十四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回答2: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其实就是要找任何一个借口,开始侵略中国)日军就以此为借口,开始“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此后,中国国民党在东北开展地下党务工作并支援、资助东北义勇军的抗敌活动;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回答3: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1.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回答4: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上世纪末即先后侵占了我宝岛台湾,攫取了我南满的种种权利。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27年,“田中奏折”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国策。日本政府根据“田中奏折”确定的战略,积极地进行侵占我国东北的策划和准备。1928年北洋政府覆灭,日本政府公然威胁、阻止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妄图首先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但遭到失败。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于沈阳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此后,日本国内经济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日本统治者为缓和国内矛盾,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骤。

总而言之,就是为了侵略中国故意制造出事端,然后就发生了震惊全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回答5:

9.18事件,又称“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中国东北辽宁省沈阳市南部的柳条湖附近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借口此事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事件由日本陆军关东军的一支小分队制造,爆炸后,关东军便袭击了沈阳军械厂、警察局等中国机构,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此事件的背景是,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断升级,日本在东北设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军队在这里得到了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力越加强大,中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矛盾最终爆发在了9.18事件上。9.18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占领和扩张进入了新的阶段。它不仅导致了中国东北的失陷,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对于全球的战争局势和平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