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的调查历史

2025-05-18 19:55: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1978,1979,1980年冬,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丁文宁、周福璋教授对鄱阳湖进行考察,寻找世界珍禽白鹤的越冬地。于1980年冬在大湖池发现白鹤越冬群,数量为91只,揭开了白鹤保护的序幕。
2.1981年冬至1983年3月间,由江西省林业厅牵头,江西省自然保护办公室,江西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对鄱阳湖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统计,三次航空调查,陆上样方调查,观察站使用等。1983年冬至1984年冬还作了补查,1984年结束,共发现鸟类15目37科150种。另外种别构成,群落结构,有关未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资料均已出版。
3.1984年5月,由江西省林业厅组成鄱阳湖山区丘陵主要鸟兽资源考察队,19868月结束工作。共录兽类8目17科42种。鸟类15目36科177种(177种繁殖鸟),爬行类4目10科48种。
4.以上两次考察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在1980~1987年间对鄱阳湖(包括保护区在内)详尽考察的一部分。考察报告“鄱阳湖研究”已于1988年出版。
5.1985~1986年,江西省林业厅,上海自然博物馆,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合作对鄱阳湖的鹤和其它珍禽在保护区内生态行为进行考察,也对植被种类进行考察。
6.1988年开始,鄱阳湖保护区每年冬季从10月到4月进行每月水禽资源数量调查。
7.1988~1989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研究河麂的生态。
8.1989年1月6日,鄱阳湖保护区首次进行鸟类环志。经由世界野生生物香港基金会办的进一步培训后,至1991年8月共有12种147只鸟上了环志。
9.对人工饲养幼河麂进行初步探索。
10.1989年3月~1990年3月,对鄱阳湖珍贵候鸟在不同的水深地区作生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