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多少公里以内的地震

2025-05-11 14:35: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发生地震时,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可以分为近震和远震。

近震:震中距大于100千米并小于1000千米的地震,地震台记录到近震的初至波一般是通过地幔上层界面绕射波、反射波和面波。

远震:震中距在1000千米以上的地震,地震台记录到的远震地震波含有通过地幔以下传播的核面反射波,地核穿透波以及地壳表层的面波等。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扩展资料: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回答2:

  发生地震时,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可以分为近震和远震。

  近震:震中距大于100千米并小于1000千米的地震。地震台记录到近震的初至波一般是通过地幔上层界面绕射波、反射波和面波。

  远震:震中距在1000千米以上的地震。地震台记录到的远震地震波含有通过地幔以下传播的核面反射波,地核穿透波以及地壳表层的面波等。

回答3:

发生地震时,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