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冻土解决方法:
原则一:保持冻土处于冻结状态(保护冻土原则)。
原则二:控制多年冻土逐渐融化或局部融化(控制融化原则)。
原则三:预先融化或清除多年冻土(破坏冻土原则)。
冻土路基施工前要求认真对照冻土路基施工设计,核实当地年平均地温;核查沿线冻土类型和上下限,地表水源、地下水及热融(湖、塘)、冰丘、冰椎等不良地质情况。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必须参照冻土路基的设计、施工原则提请变更。
冻土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多年冻土有很大不同,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大多属于高温冻土,极易受工程的影响产生融化下沉。因而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工程大多采取按“保护冻土”的原则进行设计。
依照这一原则,不仅能够有效克服冻土融化下沉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冻土自身的强度,这种设计理念主要是由冻土的工程性质所决定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优选施工季节,细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冻土的扰动。通过设置遮阳、回冻等保温措施减少工作面蓄热。
通过换填粗颗粒土;设置支挡结构,合理布设排水措施缩小冻土融化沉降范围,使冻土经历冬冻、春融轮回过程重建新的热量平衡系统。高含冰量冻土路基通过采用片石通风路堤、通风管路堤、片(碎)石保温护道等主动性措施,实现了“保护冻土原则”的设计理念。
青藏铁路全线广泛应用该项技术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青藏铁路冻土路段上采取的“热棒”工程措施,这套主动降温的工程措施将有效保护冻土,从而达到铁路路基的稳定性。
扩展资料: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km,海拔高于4000m地段长达960km,最高点5072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工程建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青藏铁路通过多年冻土地段550km,属中低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具有热稳定性差等特点。
建设者在研究试验、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确立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创造性地综合采用片石气冷、热棒路基,以桥梁跨越特殊不良冻土地段,防冻胀隧道衬砌结构等成套冻土技术措施,保证了多年冻土工程安全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