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楚庄王三年不管理国家大事,是为了让自己强大一些,他虽然不管理国家,一管理国家就会管理得非常好,会让人大吃一惊。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华尚武第一人。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观察学习朝政运转,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对症下药,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来源!
因为楚国当时内有奸臣,外有强敌,他这三年的不理朝政。时却在暗中观察,谁是奸臣。三年后,他一下子就把奸臣全部铲除,从此楚国内部奸臣不再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