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信众带来福报,所以佛称其“多牛,多马,多珠宝”。但婆罗门教不能令众生永离生死轮回,彻底断除苦报。所以在佛教里被称为外道。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众生依此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随着众生的烦恼逐步减轻智慧得以开启之后,才在《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
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 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天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六道是佛根据果报所具福报大小划分的。
人道和天道为善道,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
阿修罗道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生、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
畜生、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唯苦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