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吞炭漆身——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枕戈剚刃 —— 谓准备杀敌复仇。剚刃,用刀剑插入物体。
报仇雪耻—— 报:报复;仇:仇恨;雪:洗刷,除去;耻:耻辱。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
抱怨雪耻——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精卫填海——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睚眦必报——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冤冤相报 ——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一还一报——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冤冤相报——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秋后算帐——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