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皮岩遗址的遗迹、遗物依地层和文化特征可划分为五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0000年至5000年间桂林原始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第一期发现一件破碎的捏制夹粗砂陶容器,是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实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0000年至9000年。在第二至第四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贴筑法制坯,露天堆烧法烧制,显示出公元前9000年至6000年间桂林陶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第五期进一步出现用慢轮技术修坯泥质陶器,纹饰除传统的绳纹、篮纹等编织纹外新出现式样繁多的刻画纹、戳印纹、捺压纹,如干栏纹、水波纹、曲折纹、网格纹、弦纹、乳钉纹、篦点纹、附加堆纹等,器型富于变化,有罐、盆、钵、圈足盘、豆、支脚等器类。第五期的磨光石斧、石锛、石矛、石刀、骨镖、骨镞、骨锥、骨针制作精良,蚌匙全国仅见。第五期文化代表了公元前6000年至5000年间桂林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