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曹仁传》求翻译

2025-05-17 08:00: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曹仁字子孝,是太祖的堂弟。年轻时爱好骑马射猎。以后豪杰四起,曹仁也暗中纠集少年,共有一千余人,周旋在淮、泗一带,于是追随太祖做别部司马,代理厉锋校尉。太祖击败袁术,曹仁杀敌数量和缴获战利品颇为可观。在跟随太祖征讨徐州时,曹仁经常督率骑兵,充当先锋部队。
又作侧翼攻击陶谦的部将吕由,获胜回师与主力均在彭城会合,大破陶谦军。此后后攻费、华、即墨、开阳等县,陶谦派遣将将援救这几个县,曹仁指挥骑兵队击破敌援军。太祖征征吕布,曹仁独自进攻句阳,攻陷城池,生擒吕布部将刘何。太祖平定黄巾,及迎奉天子迁都许县。曹仁在这几件事上都有功劳,为此官拜广阳太守。太祖器重他的勇略,不让他去广阳就任,而以议郎身份统帅骑兵队。太祖征讨张绣,曹仁单独其他县城,俘虏男女三千多人。太祖引军返还,遭到张绣追击,军事不利,士兵沮丧,曹仁在激厉将士方面十分卖力用心,太祖受到他的鼓舞,于是击败张绣。
太祖与袁绍在官渡相持甚久,袁绍派遣刘备攻略(氵隐)强诸县城,(氵隐)强许多县纷纷响应。自许都以南,官吏和百姓人心惶惶,太祖深为忧虑。曹仁说:“南方诸郡县以大军正处于紧急情况,无力抽身去相救他们,刘备在强兵攻击之下,他们背叛您也是情有可原。刘备新率领绍的军队,未能发挥战斗力,我们攻击他必定击败。”太祖很欣赏曹仁的意见,就派他将骑兵攻击刘备,刘备败走。曹仁全部收复诸叛县而归来。袁绍派遣别将韩荀抄断曹军西面通道,曹仁在鸡洛山大破韩荀军团。袁绍从此不敢再分兵出战。曹仁又与史涣等偷袭袁绍运输部队,焚烧了他的军粮。
河北平定,曹仁随太祖围攻壶关。太祖下令:“城破之日,将城中之人全部活埋。”连续数月不能攻下。曹仁对太祖说:“围攻城池必须给城内活命的机会,所以留下活命的道路。如今明公您告之他们必死无疑,他们当然人人全力以赴抱定与城市共存亡的决心。而且壶关城固池固,存粮又多,强攻则士卒死伤巨大,围困则旷日持久现在陈兵列阵于坚固的城池下,攻击自知必死的敌人,不是妥善的策略。”太祖采纳他的意见,壶关城投降。于是统计曹仁前后的功劳,封他为都亭侯。
追随太祖平定荆州,太祖命令他代理征南将军,留守江陵,抵御东吴名将周瑜。周瑜率领数万大军来进攻,前锋部队数千人刚到城下,曹仁上城望见之后,便挑选三百人勇士,派遣部将牛金前去挑战。敌人多,牛金兵少,于是陷入重围。长史陈矫等人在城上观战,望见牛金等覆灭在即没,人人都惊恐失色。曹仁怒气激昂,吩咐左右:“取马来!”陈矫等人都拉住他,对他说:“敌人人多众盛,势不可挡。就算舍弃了几百人又有什么关系,将军又何苦以身赴险!”曹仁不理睬劝阻,披甲上马,率领手下数十名骑士出江陵城。距离敌兵百步多,临近一条河沟。陈矫等人都认为曹仁会隔沟声源牛金,曹仁径直越沟向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人才得以解围。尚有残余未能出来,曹仁再度杀入重围,就出剩下的士兵,消灭几个敌人,敌军才开始后撤。陈矫等人起初见曹仁出城,都十分害怕。及看见曹仁归来,惊叹道:“将军真乃天人啊!”三军都佩服他的勇敢。太祖更是激赏有加,改封曹仁为安平亭侯。
曹仁年少时轻浮风流,及至长大为将,却能严格遵守法令,经常放置条律在左右,按章办事。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文帝(曹丕)时为东宫太子,写信告戒曹彰:“为将应当奉法,难道不应当像征南将军吗!”及至曹丕继位魏王,任命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各项军事,进封为陈侯,增加封邑二千户,加上以前所封的共计三千五百户。追封曹仁父亲曹炽谥号为陈穆侯,设置十户人家守墓。后来又召曹仁回军驻扎宛城。孙权遣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朝廷诏令曹仁前去讨伐。曹仁与徐晃击破陈邵,于是进入襄阳,派将军高迁等把汉南归附人民移居到汉北,文帝派遣使者传诏任命为曹仁大将军。又诏命曹仁移军临颖,官升大司马,又督诸军占据乌江,回军合肥。黄初四年(公元233)曹仁去世,谥号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