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中的一些国际组织
⑴反法同盟
①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②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国际联盟
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③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④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3)法西斯同盟
①形成: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构成“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
②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②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中的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5)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春天空,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俄)、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6)欧共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有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影响: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7)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8)北约和华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后来的“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1. 最重要的一战和二战。 另外:
1776美国独立战争
1840鸦片战争
1870普法战争
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南北战争
1864王朝战争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4日俄战争
1924北伐战争
1937抗日战争(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战 平型关大捷)
1946解放战争
1950朝鲜战争(三大战役)
1961越南战争
2.当今世界十大最重要国际组织
政治类:
1、 联合国(United Nation简称UN)
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政府"
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NATO)
理由: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联合国的有力竞争者
3、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
理由:欧洲一统的载体,大同世界的试验田
经济类:
4、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
理由:相互依赖理论的典型和象征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理由: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6、 世界银行(World Bank简称WB)
理由:提供全世界的发展动力
7、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
理由:1973年的事件已经证明了它的力量和重要性
1. 最重要的一战和二战。 另外:
1776美国独立战争
1840鸦片战争
1870普法战争
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南北战争
1864王朝战争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4日俄战争
1924北伐战争
1937抗日战争(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战 平型关大捷)
1946解放战争
1950朝鲜战争(三大战役)
1961越南战争
古代史经常考的:淝水之战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赤壁之战
2.当今世界十大最重要国际组织
政治类:
1、 联合国(United Nation简称UN)
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政府"
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NATO)
理由: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联合国的有力竞争者
3、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
理由:欧洲一统的载体,大同世界的试验田
经济类:
4、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
理由:相互依赖理论的典型和象征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理由: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6、 世界银行(World Bank简称WB)
理由:提供全世界的发展动力
7、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
理由:1973年的事件已经证明了它的力量和重要性
教科文卫类:
8、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简称IAEA)
理由:"核",世界越来越关注的议题
9、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
理由: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一个基础和永远不会过时的领域
1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简称IOC)
理由:一个在体育甚至之外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组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 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结束;战后列强力量发生变化;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建立:时间:1919年6月;地点:巴黎;方式:巴黎和会与《凡尔塞和约》;操纵国:英法美日。
3.意图:美国要求称霸世界;英国要求扩大和巩固继续称霸;法国企图获得欧洲霸权;日本要求亚洲霸权。争论焦点:德国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4.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5.影响:①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建立起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其次,奥斯曼帝国解体,在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
评价: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战后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这一体系不可能持久。
二、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这一会议。
2.建立:时间:1921年到1922年;国家:参加国除美英日以外,还有中法意比荷葡。
3.内容:①《四国条约》:美、英、法、日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②《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分别规定各自的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③《九国公约》名义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陷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④中日协定: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4.影响:①《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其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来说,既维护了英日友谊,又促进英美关系,使英帝国主义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暂时得到保障;对日本来说,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美英法大国的制约。②《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美英海军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上的胜利。③《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乱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提供了条件。
5.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凡-华体系形成。
凡-华体系的总特点、内部矛盾以及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
总特点: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在世界通过操作国际联盟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依靠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拉美进一步巩固了西半球霸权,在东亚和日本共同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
各种矛盾:(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a.法德矛盾b.战败的土耳其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a.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b.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
c.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表现为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2)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国际联盟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饱受战争之苦,也使各国的政治家们觉得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防止此类灾难的再次发生。于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2.成立: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3.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质的组织,另外,国际联盟还对后来反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起到了一些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国际联盟宣称它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证明了它的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三、非战公约
1.签定: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定了《非战公约》,主要是“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止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且规定,缔约各方“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2.作用:《非战公约》作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签定的国际条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