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常用的库存预警怎么计算,库存系数怎么计算?

RT
2025-05-12 09:10: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库存预警库存滞留资金/流通资金,以50%作为荣枯线。

库存系数计算方法:

库存系数=月末库存中的数量或总价 / 当月销售的数量或总量。

库存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库存量“增长”的比例从33.5%降至19.1%;“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6.8%增至53.3%;认为“下降”的比例从29.7%降至27.6%。然后再把这些统计数据跟据一定方法综合计算。

总需求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总需求量“基本持平”的比例由上月的31.4%增至41.4%;认为总需求“增长”的比例从58.5%降至25.2%;认为总需求量“下降”的比例从10.1%增至32.9%。

日平均销量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平均日销量“增加”的比例从52.1%降至23.2%;“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6.7%增至41.9%;而认为日销量“下降”的比例则由上月的11.2%增至34.8%。

从业人员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从业人员“减少”的比例从上月的5.0%增至12.1%;“增加”的比例由上月的9.4%降至8.7%;认为“基本持平”的比例由上月的85.6%减至79.2%。

经营状况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从57.8%增至66.7%;经营状况“好”的比例从上月的31.6%减至20.9%;经营状况“不好”的比例从上月的10.7%增至12.4%。

最后计算综合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把以上各子指数分别乘以权重,并做总和,最终得到预警指数。


扩展资料:

产生库存的真正原因的是生产和供应链的各个衔接环节之间“缝隙”造成的。

在一般的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每个工人负责组装一件产品,然后流转到下一个工序。彼此之间没有多余的零件,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是前后衔接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下,就不会产生多余的库存。

可是在现实情况中,生产和供应链都是复杂的过程,不可能做到无缝连接,在前后流程的衔接处,库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库存就像是润滑剂,保障各个环节之间运转灵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库存系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库存

回答2:

库存预警库存滞留资金/流通资金,以50%作为荣枯线。

库存系数计算方法:

库存系数=月末库存中的数量或总价 / 当月销售的数量或总量。

库存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库存量“增长”的比例从33.5%降至19.1%;“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6.8%增至53.3%;认为“下降”的比例从29.7%降至27.6%。然后再把这些统计数据跟据一定方法综合计算。

总需求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总需求量“基本持平”的比例由上月的31.4%增至41.4%;认为总需求“增长”的比例从58.5%降至25.2%;认为总需求量“下降”的比例从10.1%增至32.9%。

日平均销量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平均日销量“增加”的比例从52.1%降至23.2%;“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6.7%增至41.9%;而认为日销量“下降”的比例则由上月的11.2%增至34.8%。

从业人员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销商认为从业人员“减少”的比例从上月的5.0%增至12.1%;“增加”的比例由上月的9.4%降至8.7%;认为“基本持平”的比例由上月的85.6%减至79.2%。

经营状况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计调查计算过程: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从57.8%增至66.7%;经营状况“好”的比例从上月的31.6%减至20.9%;经营状况“不好”的比例从上月的10.7%增至12.4%。

最后计算综合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把以上各子指数分别乘以权重,并做总和,最终得到预警指数。

扩展资料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库存预警体系”的建设,并从2010年7月开始定期开展汽车经销商的库存调查。通过汽车经销商的购销存调查,计算各品牌汽车库存状况和行业综合库存系数(库存系数=期末库存量/当期销售量)。

反映汽车经销商所经销商的汽车品牌当前的库存深度,引导厂家合理安排生产,降低经营风险。

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对全国各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状况调查,及时掌握行业总体状况,预测未来市场趋势。

第二,辅助调控决策。通过了解经销商库存变动,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精准的信息。

第三,监控运营风险。及时反映汽车市场产销波动,为厂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经销商制定营销策略及控制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根据国际同行业通行的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反映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系数> 1.5,反映库存达到警戒水平,需要关注;库存系数>2.5,反映库存过高,经营压力和风险都非常大。
经销商库存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百强经销商集团。

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千余家4S店,并具有广泛的品牌覆盖面,在原有国内市场上主要量产销售的汽车品牌基础上,已增至55个汽车品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存系数

回答3:

库存系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库存深度,它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这个统计结果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需要一个周期,比如说一个月结束以后,我们来了解这个月度统计的整体当月库存量和当月汽车销量,这个调查的结果,库存深度就是用当期的库存量,期末库存比当期的汽车销量,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相对质量,用它来反映一个相对的库存水平,一个健康的区域,这个库存系数是0.8—1.2,这是一个合理的区域,1.5是警戒线,如果超过1.5以上就进入的红色区域,就是风险的区域,预警指数,这边是50%作为预警线,超过50%就是库存压力过高,低于50%就是合理的区域。

回答4:

基本上是当你的库存滞留资源大于你的流通资金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库存预警了,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操作不当就会被资金套牢的。

回答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库存预警体系”的建设,并从2010年7月开始定期开展汽车经销商的库存调查。通过汽车经销商的购销存调查,计算各品牌汽车库存状况和行业综合库存系数(库存系数=期末库存量/当期销售量),反映汽车经销商所经销商的汽车品牌当前的库存深度,引导厂家合理安排生产,降低经营风险。
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对全国各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状况调查,及时掌握行业总体状况,预测未来市场趋势;第二,辅助调控决策。通过了解经销商库存变动,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精准的信息。第三,监控运营风险。及时反映汽车市场产销波动,为厂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经销商制定营销策略及控制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根据国际同行业通行的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反映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系数> 1.5,反映库存达到警戒水平,需要关注;库存系数>2.5,反映库存过高,经营压力和风险都非常大。
经销商库存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百强经销商集团。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千余家4S店,并具有广泛的品牌覆盖面,在原有国内市场上主要量产销售的汽车品牌基础上,已增至55个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