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沱河泥沙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和《维护健康长江报告》显示,长江水质总体尚可,但已呈现恶化之势,加强水质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省区市。根据长江水文局2004年度对长江流域内37447公里河长进行的监测评价,长江水质总体保持良好,水质较好的一、二、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2.5%,但劣于三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已由上一年度的22.5%上升至27.5%,其中四类水河长2611公里,占7%;五类水河长1886公里,占5%;劣于五类水河长5817公里,占15.5%。
长江的年净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5%,但其排污量也占到了中国总量的34%。2004年度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88.1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248.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4.8亿吨,增幅为5.4%。其中生活污水超过80亿吨(含第三产业和建筑业25.3亿吨),占29.6%,工业废水202亿多吨,占70.4%。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的年废污水排放量仅为95亿吨,80年代末为150亿吨。
沱沱河的泥沙量已有所增加,其原因是洪水流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草场遭到了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但沱沱河具体是否遭到了破坏以及具体原因还都不得而知。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江源区的冰川正在逐年退缩,尤其是上万年前的古代冰川的范围正在缩减。
1979年我国正式确认沱沱河上游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首次向全球发布了1976年长江科考队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照片;
2009年6月曲向东先生携“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8人赴三江源地区考察,成功拍摄黄河源星宿海对比图片,往昔星罗棋布的湖泊已变成今天的戈壁荒野。随后对长江源的考察因冰雪融化道路泥泞,在经历了上百次的陷车之后,考察队不得不止步于距姜根迪如冰川仅仅18公里处;
2010年3月12日曲向东和“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0人,再探长江源,成功拍摄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现貌图片。冰川的萎缩震惊世界!
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多年来一直存在在某些国家和某些专业领域的话题,瞬间成为全球话题和倍受争议的话题。气候变化的真相究竟如何?眼见的是否为实?耳听的是否就虚?中国政府的态度该如何解读?由此而引发的政治经济环境将如何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没有机会置身事外?我们到底该如何反应,该做些什么?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发布厅,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MBA校友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发布会,发布的内容是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2009和2010年。图片拍摄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图片的拍摄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曲向东和他“2度计划”考察队的队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长王海荣先生。他们带着七十年代著名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两地的照片,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两上高原,进入三江源地区考察,寻找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地点。终于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达长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摄目的。
从他们现场发布的图片来看,三十多年沧桑变化,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经名不符实,过去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风景,则明显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缩融化。
看了这两张图片,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正在发生的西南地区干旱。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与会的学者、专家与“2度计划三江源考察队”的曲向东、王海荣从这些话题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甚至不乏激烈的争论。 盗猎者与反盗猎执法者用枪对峙,盗猎者猎杀各种珍贵动物并使用氯化汞毒剂。氯化汞的使用意味着如今的盗猎团伙使用的盗猎工具已经变化,不再用容易暴露的枪支盗猎,而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毒剂来猎杀稀有动物,这给保护长江生态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
科考勇士解密探险:当曲变长了 她是长江源?
惊险科考 暴风雨中唱儿歌
既是领队又担任此次漂流船船长的刘建称,当漂流小分队得知漂流船不能逆流而上,而给养只剩15包方便面和少许干粮时,队员之间开始相互谦让,有的说自己不喜欢吃方便面,有的说自己拉肚子不想吃,都把面让给队友。脱险那天的早餐,他们将最后的3盒方便面全部煮了。马达感冒、冯春拉肚子,站起来都费力,但他们仍然不让其他队员背着走:“我们自己可以走,你们保存点体力吧!”
与大部队失去联络的那3天,每天都会遭遇至少1场的暴雨和冰雹。这时,队员们就会将动力船推靠岸,躲在防雨布下唱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每次“演唱会”的开幕曲,然后是唱儿歌,一直唱到暴雨、冰雹停了后再踏上漂流的征途。作为1986年的老长漂队员,王列诗感慨地说:“如果遇到不可抵抗的因素,我们肯定是要保证队员的安全。20年前是激情和冒险,20年后更多理性和思考。” “再探长江源”科考探险漂流队完成对长江当曲河源的科考探险,返回成都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昨日,刘建、王列诗、高明等队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独家解密此次科考探险之旅。
此次再探长江源,科考队首要任务就是测量当曲的长度及流量等方面的精确数据,让数据来证明当曲和沱沱河谁更应该是长江的正源。科考队领队、本报首席记者刘建称,科考队完成了对当曲的全面考察。但相关的数据并不能马上公布,此次活动的首席科学家唐邦兴教授等专家还要进行整理和论证,论证后才能向社会公布,并提交给有关部门。刘建说:“目前可以公布的发现是,当曲和沱沱河一样发源于冰川,并非此前大家认为的那样发源于沼泽,这说明当曲变长了,她更可能是长江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