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初三学生倍感压力,学生家长也愈发紧张起来。考生要做好心理调适,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最好成绩,作为家长,是不是关注越多就能给孩子带来帮助越大呢?有的时候,过多关注会适得其反。那么,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备考并在中考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迎战中考需要平静安稳的环境,家长在给孩子一个整洁、安静、明亮、独立的学习空间同时,更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说,构建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对考前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中考,家长的微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能够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减轻孩子对考试的焦虑。切记,不要让孩子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宠爱孩子。
第二,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过分关注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尤其是看到家长充满期待的眼神,孩子会更加紧张。在家里不要过分强调中考,不要一家人总是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更不要刻意请假陪孩子,因为这不仅会加大孩子的压力,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降低孩子独立面对考试的能力,不利于孩子正常发挥。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以平常心面对中考,一定要理性分析孩子的能力,切勿给孩子超负荷施压,更勿施以物质诱惑或口头承诺。
第三,家长要帮孩子调节好生活规律。临考前夕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特别重要。如果睡眠好,学习时就会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内在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临考前不要总是“开夜车”,晚上11点以前一定要入睡。另外,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临时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过分强调早睡,这样做也不科学。这个时候,不要随便打乱孩子的作息时间,在平时习惯的基础上稍稍提前一点即可。
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也是相当重要的。饮食要均衡营养,既注意营养又不失清淡、可口。临考前,孩子学习强度大,大脑每天处于紧张状态,身体消耗能量较大。临考前7至15天如果饮食安排得当,吃得好,能给身体提供必需的热量,及时补充体能消耗,必将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第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临考前的每一天,家长都应多观察、多了解,学会察言观色,多与孩子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的烦恼、焦虑和担忧,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第五,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相当一部分家长以为通过“对比”能激励孩子进步,殊不知有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攀比行为。与其和其他孩子攀比,不如帮孩子树立好榜样。这个榜样不一定是孩子的同龄人,但可以用他们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的经历来激励孩子进步。
第六,临考前的三五天最好不要再让孩子拼命学习了,要让孩子稍微放松一下,赏赏花、散散步,谈谈轻松的话题或做些有趣的活动,将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孩子有意识地贮存一些精力去参加考试。
总之,临近中考,家长既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认清孩子的实力,肯定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确保孩子身心愉悦参加中考。这样,孩子才能在中考中正常发挥,实现他们的中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