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构造、环形构造与矿化关系

2025-05-15 05:13: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线形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根据区内线形构造分布格局,与铜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关系,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北北东向线形构造是成矿构造,呈带状分布,构成3条北北东向成矿带。尚田-高思-梅县带有矿床、矿化点12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5处,其矿床数量几乎占全区矿床总数的一半;蕉叶坪-龙市-丰良带已发现矿床4处,矿化点20处,亦是区域重要成矿带;东部金星岽-宫月石带发现矿床1处、矿化点2处。这说明北北东向线形构造带是区内成矿构造带。

(2)北(北)东向线形构造与北北西向、北西西向构造交汇处,是矿田分布或是矿床定位处,如梅县北玉水矿田、宝山矿田、蕉岭西三木石矿田、52号环地区宝山矿田,英雄-龙市矿田、茶阳-磁窑矿田、蕉叶坪矿田和东部大埔山心矿田等基本上都处于北北东向构造带与北北西向、北西西向张性线形构造交汇部位。

(3)由线性构造派生的旋扭构造控矿,如23号蕉坑环是一个帚状构造、27号环形构造北部上黄沙环亦是旋扭构造成矿环,52号环宝山弧、20号环嵩山银锑矿呈“S”型,都是线性构造带动的结果。

(二)环形构造与成矿

环形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是当今遥感地质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主要表现在矿田(或成矿域)和矿床(点)两个方面,其构造类型可概括如下:

(1)环缘成矿,指矿床、矿化点沿着环形构造边缘内外分布,构成一个矿田或成矿域,如19号大环,沿环缘内外分布有3个矿床和7个矿点,自成一体,其西部三木石中型环,分布5个矿点,亦自成体系相当于一个矿田;39号、43号、27号和24号环均有类似情况。

(2)交切成矿,两个环形构造(或更多)相交或相切构成成矿区域。

(3)对称成矿,环形构造形成时的背景条件是一致的,当其一侧成矿时,与其对应的另一侧从理论上讲应有相应矿床形成,如蕉岭菱环构造在其西北侧对应部位的,尚田地区也应有矿床形成。

(4)微型环密集分布区易于成矿,从图1-2上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矿床(点)均发育在小型、微型环形构造比较集中分布的地带,表明该地区热动力活动频繁,有利于热流体渗透,为成矿提供了有利场所;反之,小型、微型环“孤零”出现时,周边地区又相对稳定,其成矿可能性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