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白灵菇的出菇管理?

2025-05-20 09:44: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白灵菇的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工作:
(1)幼蕾期的管理
原基出现后,将扎绳解掉,拉一拉袋口,但不使袋口散开,俗称“松口”。原基长至蚕豆大小时,散开塑料袋袋口,使袋口形成圆筒状(“散口”)。此时如发现幼蕾较多,应进行疏蕾,每袋留一个健壮的小蕾。当幼蕾长至乒乓球大小时,及时将袋口挽起(“挽口”),露出幼蕾。在整个幼蕾期,温度应控制低一些,以8~12℃为好,空气湿度为85%~95%,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光照500勒克斯。
(2)子实体发育期的管理
①温度。此阶段气温应控制在5~20℃,低于5℃生长停止,高于20℃子实体易发黄腐烂。适宜于子实体发育温度是8~15℃,低于8℃菌柄粗长,高于15℃菌盖易反卷。最适于形成盖大柄小优质菇的温度是12~13℃。子实体发育期间,注意预防低温冻害。
②空气相对湿度。在子实体发育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5%~90%。低于70%时,菌盖易干燥龟裂;高于95%,易缺氧,造成子实体腐烂。湿度低时应通过往地面或空气中喷水来调节,一般不宜直接喷水,以免引起子实体发黄萎烂。湿度过高时,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③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500~600勒克斯为适。生产中可通过拉稀棚顶草帘,创造花花阳光照菇房(棚)的环境。
④空气。当棚内CO2浓度过高时,会形成柄粗长、菌盖小的长柄菇。因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对子实体的正常发育极其重要。但通风要与控温保湿相结合。在气温低时,通风应在中午进行;气温高时,通风要选在早晚进行。一般在喷水后进行通风。菇房、菇棚应留有可以使空气缓慢对流的门窗。
总之,调控好温、湿、光、气四大环境因素,是夺取白灵菇栽培优质高产的关键。管理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