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旅行者》是我在一本旧杂志上偶然看到的,它主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三个旅行者要出门游玩,甲拿了一根手杖,乙带了一把伞,而丙却什么也没准备,就这样,他们出门了。可回到旅馆时,甲摔得满身是伤,乙淋得满身是水,而丙却安然无恙。原来,甲和乙都跌倒在了自己的优势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甲走在坎坷的路上时由于有了手杖,就放心大胆地走,结果摔伤了,当下雨时由于没有伞就往躲雨的地方走,就没淋湿。而当下雨时,乙由于带了伞,就昂首阔步地走在雨中,结果淋湿了,而走在坎坷的路上时由于没有手杖,就专拣平坦的地方走,也就没摔伤。丙呢,由于什么没带,所以一步一步走得特别认真仔细,以至于后来安然无恙。这就是《三个旅行者》,它不仅告诉我,还让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我们常常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那天,家庭作业特别多,做完时时针已指向十点。明天又要语文考试了,我打个呵欠,拿出语文书复习。可困意十足的我根本看不进去。我想:反正我基础部分都掌握了,再说今天又这么晚了,不复习也没什么。就这样,我安心地去睡了。结果考试时,我却被一道道自认为滚瓜烂熟的题卡壳了,考了有始以来最差的成绩。
优势有益,因为它让我们自豪,是每个人独特的长处;优势有害,因为它常常让人骄傲,忘乎所以,失去原则。我们凭借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最后优势也会变成缺点和障碍。为什么许多时候我们都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提醒。因此,不仅要把优势保持下去,也要把它当作一件平凡的事来认真对待。只有这样它才会百益无一害,成为你永远的优势。
有人说,优势就是优势,劣势就是劣势,这两者混淆不得。然而我认为,两者不是混淆不得,而是最好能将两者混淆,来一个郑板桥式的“
”收获相信会不少。
龟兔赛跑的故事相信都能
,传统看来,乌龟和兔子赛跑,实力悬殊,优劣明显,然而结果却并非符合一般人的思维逻辑。恰恰相反,究其原因,不难看出,这过程中心态起了关键的作用,劣势变成了优势。兔子优势占尽,胜利在握,乌龟本来难以
,然而就在兔子在赛跑过程中的自我陶醉和放松,乌龟清楚认识自己的明显劣势,端正心态,
。最后,正是它的劣势使它获得了赛跑的胜利。如果乌龟是实力雄厚,优势明显,或者至少跟兔子不相上下,结果可能就会就自以为是,拱手相让到手的胜利,如此看来,劣势即优势,一点不假
,没有人会主动的喜欢劣势,因为劣势意味着事事不顺利,要付出努力,经过不少的磨难,才能成就劣势即是优势,优势的吸引力是勿庸置疑的,它能使你更容易成功,但是却不能感受成功路上难忘的风景,然而你不可能时时顺利,处处处于优势,因此在面临劣势时候,你的心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筹码。但是优势的明显同时会蒙蔽你的双眼,欺骗了你的心灵,会产生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这时候你的优势是你取得成功的最大的阻力,甚至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
相反,劣势能让你更清楚自己目前的位置。“人贵有
”,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如果能消灭自己心理的敌人,调整心态,劣势其实也只是想出来的弊端。劣势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理。有一个平常心,保持一种
的心态,劣势就是优势。“自古英雄多磨难,
少伟男”劣势更能锻炼人,更能磨练意志,而磨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表面看起来是你的劣势,比别人多经历痛苦,然而或者恰恰是这段经历,是你具备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条件,这个劣势就是你自身的优势。而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无论是处于顺景还是面临逆境,都能
,不会
,只会想着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把暂时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可是,让认识到优势即劣势,心理上并非容易接受,更别说在实践中能保持宽松的心态了,甚至,当自己处于劣势,他人却不断享受时,心理会产生嫉妒和不平衡,然而“
,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一直悲观自叹,自甘堕落,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的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真正做到劣势即优势,还有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那就是你自己本身是一个上进的人,否则一切的一切都免谈。
其实,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好自己的条件和机遇,劣势就是优势。如果白白让机会溜走,那么优势也会变为劣势,甚至连劣势不如,如果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别人难以击破的独特优势,成功就不会远了。有的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其过于拘泥于自己的劣势,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借势而上,把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终日为自己的不足而苦恼,任由机会从身边溜走,这样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失败,再失败。借势而上,顺势而上,
,
,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要有敏捷的思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就可以把事情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胜利。所以,有了优势不一定就能胜利,面临劣势不一定就注定是失败,劣势还是优势,关键在于自身的心态和处事态度,如果心态调整好,劣势也即优势,也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