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油气储备系统设计原则

2025-05-17 12:24: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早在2003年,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中就已谈到建立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国家根据矿产资源供需现状及现有国力,对重要战略资源分期分批纳入储备序列[163]。而且专家也普遍认为,只要是供应地依赖中东地区,而石油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不变,那么石油储备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三大作用。即维系国家能源安全、减轻运输风险和平抑价格稳定市场[128]

而且IEA 在其能源报告中分析认为,中国在 2002-2005年期间的能源需求增长量相当于日本目前每年的能源消费量。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从2005年的17.42×108t标准油攀升至 2030年的38.19×108t标准油。整个预测期内能源需求增速年均为3.2%[67]

那么,时至今日伊朗危机迫在眉睫,如果美伊战争超过30天,伊朗对世界石油市场展开禁运也就不止30天时间,中国的石油供应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据有关人员估计,美国在2010年之前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达到15×108桶,如果现在伊朗打一场200天的仗,对全球石油搞制裁,美国可以坚持420天,欧盟大约支撑238天,日本也在200天以上[150]。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目标设计是到2020年储备量约相当于发达国家90天的水平。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战略石油储备各个国家的储备主体(即责任者)有所不同,储备量依据其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发生变化。但是储备的基础依据都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石油储备除了继承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储备功能外,还有其特殊之处。一是强制性,这因其依据而来;二是公共性,无论谁承担储备责任,其行动都受政府统一协调、安排;三是广泛性,表现在供应对象面向国家整个市场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生产运营需求。

要高度重视以上所述危机事件,并投入巨资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同时应该注意战略石油储备4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是防止因石油禁运而供应中断;第二,国家所有和政府决策,市场化运作;第三,根据综合因素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第四,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确定石油战略储备技术路线和储备量[16]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中国战略油气储备的5项原则:保障原则、安全原则、系统原则、经济原则和科学原则。

1.保障原则

这是战略油气资源储备具有的基本功能,因此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除了应急保障外,还应该有中长期准备,具有接替性保障。

2.安全原则

战略油气资源储备是为了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和经济的安全目的而建立的,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也应该保证这个体系本身的安全性。同时还应该从全局与局部相结合出发,充分考虑基地的安全性。包括技术安全性、设施安全性、环境安全性。

3.系统原则

战略油气储备基地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目前情况,也要考虑将来可能的变化;不仅要设计基地建设所必需的管理流程,还应该充分规划保证这些流程能够正常、顺利实现的控制方案。

4.经济原则

经济性是指战略油气储备应该考虑在购买、调用、储备量和储备地等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虽然战略油气储备具有强制性、公共性等,相对于商业活动的储备来说可以经济性不太重要,但是其储备运营的费用巨大、成本很高,包括采购、储备活动等,所以一旦注意降低成本将会节约大量的资金。

5.科学原则

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各国以及中国所取得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战略油气储备的方向选择与空间布局科学优化和可行,以保证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