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BMI更好吧。体重只包含了一个指数,而BMI好歹同时囊括了身高和体重,怎么说也比单看一项准确些。
如果一个人身高150cm,体重60kg,明显是有些胖了。BMI的数值就能反映一个总体趋势,让人们监督自己身体是否存在过胖或过瘦的情况。
BMI全称为Body Mass Index,计算公式为体重(单位千克)÷身高2(单位米)。一般而言数值在18.5-24.9之间属于正常范围,根据人种的不同有所区分。亚洲人的上限就低一些,为23.9。中间还有最佳范围,为20-22。
但BMI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没有性别的区分,不能很好的反映肌肉含量。另外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BMI只是一种粗略的估量方式。要真正想清楚自身是否健康,还要看体脂、围度等多个参数。比如本身就不胖的女孩儿,健身一段时间可能发现体重一点都没减下去。但如果测大腿围度等会发现小了一圈,视觉效果上更瘦了。因此这个时候光看体重和BMI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有团队提出一个更为科学的身体指标,叫做“相对脂肪质量指数”(RFM)。男性的计算公式为64-(20×身高/腰围),结果大于22.8为肥胖;女性为76-(20×身高/腰围),大于33.9为肥胖(单位都是米)。
相关研究人员说这种衡量方式能更好的看出一个人的脂肪情况,不再看体重。方法也很简单,仅需要一根皮尺。测量时从肚脐水平位置开始,放松呼气,不要有衣物遮挡。也许后面随着更进一步的普及,RFM会成为更流行的衡量健康指标。
当然是bmI指数。体重并不能够直接的反映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健身的人,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但是体重其实是偏重的。
BMI指数更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体重只是一个单一的数据,身体的健康指数不能单凭一个数据来决定。
相比较与体重来说,BML指数更能够反映出身体健康状况。BML指数是指体内的体脂率,能够结合身高充分反应你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