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最初只表现为量的扩大,后来通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了质的变化,即不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虽然在总资本量增大的情况下,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也可能增大,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下降,相对量在不断减少,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
另一方面,从劳动对资本的供给来看,却迅速增加了,这是因为: 农业实现机械化,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少手工业者在竞争中破产成为雇佣工人。这样,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资本主义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断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有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三种基本形式。此外,还有那些丧失劳动能力依靠救济而生存的人们。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法律限制使用童工,以及小生产者破产和农村人口转移过程基本结束等原因,一般性失业人口有所控制。但随着新技术的采用,新产业部门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性”失业则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