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生产中针刺频率和走步速递如何搭配?

2025-05-19 12:10: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针刺无纺布工艺调整依据
1 所谓设备配置的合理性,首先应明确产品的物理指标,其次要弄清楚生产线的关键与核心,继而是精心选择配套设备,最后是必须妈祖工艺要求的电气控制同步性。
就针刺无纺布生产线而言,关键核心是梳理·铺网·与预针刺;而梳理的核心又在于喂棉箱结构·针布选型以及隔距·速比;铺网的核心在于往复小车动作的及时·快速·有效,起关键是建立在皮帘夹持和轻质碳辊基础上伺服电机成型波的控制设计;针刺设备中又以预针刺机为首要,是它将厚网预针成布,在此过程中,张力的微小变异都将影响针刺胎布的物理指标,其次是布针形式,布针数·合理选用刺针等。
2 梳理铺网工艺调整依据
2·1 固有工艺条件
(1)棉箱结构
(2)梳理机配置
(3)针布型号
(4)铺网机结构
2·2 可调工艺条件
(1)棉箱气压(风压)
(2)梳理隔距
(3)各滚筒线速度
(4)各滚筒速比
2·3工艺因果关系
(1)纤维开松度及恒定温度湿度影响棉箱落棉均匀性
(2)刺辊起预分梳作用:与刺辊每转表面齿数成正比,与喂棉罗拉表面线速度·筵棉定量·每毫克纤维根数成反比。
(3)梳理主要由工作辊与锡林的分梳作用区进行,影响因数为:工作辊个数·工作辊速度及工作辊上针布工作角度。
(4)纤网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主锡林·道夫·工作辊和剥棉辊之间的速度配比。
(5)降低主锡林·工作辊与剥棉辊的速度,并且减少工作辊和剥棉辊的速度差,可以提高纤网质量。
(6)产量与道夫速度·纤网不匀率成正比,与纤维返回率成反比。
(7)纤网外观与梳理隔距的正确性有关·工作辊的速度有关。
(8)适当的降低主锡林与工作辊的速度差,有利于减少棉结。
(9)增大杂乱比可以提高横向强力。
(10)出现横杆条时查漏底内落棉。
(11)出现纵向条痕时检查针布损伤或夹杂·两辊平行度及速比。
(12)纤网出现白点·折皱时查喂入量是否偏大·1主锡林是否超负荷。
(13)基布重量CV值大时查铺网机飘网及交叉角度。
(14)基布中间薄,两边厚时调节往复速度极值。
3 针刺工艺调整依据
3·1固有工艺条件
(1)针板布针形式
(2)刺针选择与方位
(3)植针密度
3·2可调工艺条件
(1)机台进出步进量
(2)针刺频率
(3)针刺深度
(4)针刺密度
3·3工艺因果关系
(1)牵伸比越小,针刺密度越高,基布均匀度越好。
(2)针刺频率各机台不能相同,并错开固有频率引起的共振。
(3)针刺深度一般范围:3--7mm。纤维粗·克重大·产品硬实,针深大些。针深顺序由深而浅。(每根刺针的第一钩刺带走74%的纤维),深度太大易使纤维断裂并被刺出,形成起绒外观,并呈现鱼鳞状,强力会下降。(基布预刺12--15mm·主刺7--10mm·修面2--3mm)。(4)针刺密度D按产品不同要求,先把产品密度确定下来后再计算针密,再合理分配到各机台上。
A 针刺生产工艺最主要是合理分配针刺密度和严格控制针深深度
B 合理调节好步进量,能减少针痕。
C 合理选择针刺密度,能提高布的伸长率和撕裂强度。
D 应用好预刺针,提高三维结构,减少针痕。
E 修面影响布面毛羽。
F 刺针方向直接影响死皱现象。
G 环境温湿度直接影响稳定生产。
4刺针的主要参数和选针
4·1钩刺样式
A 钩刺角度:5--20度不等,钩刺抓取纤维量越多,纤维纠结及强力越紧密,无纺布越薄。
B 钩刺突出:钩刺分突出高度及没有突出两种形式,突出越大越容易损伤纤维,强力及张力越弱,但抓取的纤维较多,特别适用对于强力和表面要求不高的产品。
C 开放式钩刺:开放式钩刺有效抓取纤维,已形成紧密的织物。
4·2针身长度
一般情况下,针身长度尽量短些为好,这样可以提高刺针效率和降低断针率,一般为3英寸·3.5英寸两种。
4·3 三角棱形针与纤网的方向的讨论
当想制出针孔最少的平滑布面,可以用一个棱线上有钩刺的三角针,按一下走布方向,布面针痕最少,但布面强力较弱,不过布面比较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