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修订的移民法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1965年制定了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任何国家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吸引外国 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
2001年美国出台《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计划3年内,每年从国外吸收 19.5 万名技术人员。这些规定,能使真正有本领、对美有用的人留在美国。
二、将留学生作为人才的后备力量
美国实施留学生政策始于二战后不久,通过提供奖学金接受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一些名牌大学通过提供优厚的助学金、奖学金和优惠贷款来吸引国外留学生就读,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占22%;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35%出生在国外。
三、“绿卡”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方便
美国吸引人才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授予非美国籍专业工作人士在美永久居留权,俗称“绿卡 ” 。
四、打造优越的社会环境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同等重要的,甚至留住人才会更难。首先,让“高薪”充当最具诱惑力的诱饵;其次,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经费。美国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2%。最后,设立各类奖励。
为了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美国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各类奖励。如果获奖者是外国人,美国政府会主动为其办理“绿卡 ”或入籍手续,劝说获奖者继续留美效力。每年有14%~20%的获奖者是外籍青年科学家,他们大多被美国留用。
此外,美国拥有十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比较成熟的住房市场,可确保移民美国者生活无忧。这种生活水平的差距加上工作机会的差距成为众 多外国人才移居美国的主要因素。
美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得益于人才智力贡献的粮食生产和科学技术大国。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能力的发挥。这一点,从美国的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
美国从早期重视人文教育,到有意识引进劳动力、农业人才、科学人才、技能人才,到建立大平台,引进和开发高科技人才和STEM人才,采取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办法,反映的是人才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入融合、人才和使用条件相结合、平台建设和人才成长相结合的措施。
从西部开拓到“二战”后抢运爱因斯坦等1236名科学家,美国的发展使得其对人才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人才的集聚,对美国的发展也提供了想象不到的前景。美国的移民政策,在配合美国全球囊括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3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70多名为移民。
美国对于留学生也不惜重金资助,许多留学生学业完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工作。良好的资源环境、对人的基本权益的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国家政策对人才的关注、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与政策的配套实施是美国吸收全球人才的几大法宝。
人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才”是人。作为比较有特别价值的“人”,这个特别价值需要有“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来实现,而不受到环境、时空、体制机制的制约。在高度复杂的社会体系中,如何保障人才充分发挥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人才。越是资本密集、知识密集、技能密集的人才,管理不好损失会越大。要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就需要对人才进行综合管理,通过管理、激励、培养、引导、包容、提供条件并帮助人才成功。对特殊的行业,给予额外的支持。
所以说,国家人才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有目标、有平台、敢冒险、给条件、有培养、有辅助、有激励、有保险、有制度、有测评。在中国腾飞的过程中,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是人才成长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极大机遇,也是人才工作者的极大挑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人才战略的回顾及启示
美国政府的人才战略,既涵盖宏观层面的人才战略规划、政策体系构建、市场机制建设和发展环境打造,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作用发挥等,其中比较鲜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人才立国的战略定位使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为了赶超欧洲列强,独立后的美国始终把人才开发利用作为谋求国家发展的首要战略。早在1950年,美国学者舒尔茨就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源学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早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国家,并率先建立了独立于联邦政府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专门实施机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在国情咨文中说过:“美国在世界上的最大优势就是总是有受过良好教育、勤劳工作且富有雄心的人民,为了保持美国的竞争力,首先必须继续在优秀人才和创造力上引领世界”。美国在人才战略上的高起点定位,带来了人才建设的累累硕果,仅诺贝尔奖得主美籍科学家就占40%以上。
2.产学研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为人才与资本的结合提供丰沛土壤。美国是产学研合作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上产学研结合最紧密、发展成效最明显的国家。从1973年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开始实施“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计划”,鼓励学校和企业在双方急需领域里进行合作。通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各种要素最佳组合,使科技成果生产走向规模化和低成本化,同时也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环境。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硅谷科技园、北卡罗来那金三角科技园以及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是成功的典范。
3.市场化导向的运行机制使人才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美国有着全球最为发达的人才市场,全世界最有实力的人才中介公司及猎头公司近80%集中在美国,各种类型的人才中介及职业介绍公司2万余家。在美国,人才资源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都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各类人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任意迁移或频繁更换工作,也可以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及政府间频繁流动,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有发展的职业和岗位。相对自由的人才流动环境,不但为各领域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保证了美国经济体系的活跃性。
4.美国社会推崇的个人价值观为人才集聚营造良好软环境。美国对各国精英人才的吸引力,不仅仅是较高的薪酬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多的是美国社会文化中尊重个人价值的人才理念。美国是个开放式的移民国家,不管是美籍还是外籍,只要是真正的人才,不论种族、血统、背景、地位、特性,都会得到重视和重用。而且,美国的社会文化始终将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崇尚个人自由,鼓励冒尖和张扬个性,宽容失败,形成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取得成就的社会文化环境。
另外,从美国实施人才战略的具体措施来看,既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国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同时在人才的合理使用上也有独树一帜的举措,系统性很强。全面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不仅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其经济、科技的全球领先地位,并且使美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
首先,美国把培养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基石,全面增强自身培养人才的造血功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的人才培养实力,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学位授予点、职业培训机构和教育经费等育才能力指标都位列全球首位,同时还拥有最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其次,把引进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重点,大规模吸纳外籍优秀人才。最后,把留住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根本,着力打造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