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即心理治疗,其基本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和森田治疗。
1.精神分析治疗:医生通过特殊的治疗设置,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治疗联盟、自由联想、移情等,对患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理解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完善人格的治疗目标。适合于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该方法一般属于长程治疗,治疗时间在数月至数年不等,且严格的精神分析治疗需要达到一周数次的治疗强度以保证疗效。
2.行为治疗: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一定程序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例如,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焦虑恐惧症;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治疗强迫症。
3.认知治疗: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干预技术,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和观念入手,改变认知结构,逐步达到缓解症状目的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可用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进食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等。认知治疗常合并行为治疗,即认知行为治疗。
4.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为对象规划和进行治疗,治疗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上,而不是过分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构造和心理状态。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等。家庭成员共同参加治疗时治疗效果发挥最佳。
5.森田治疗:是专门针对神经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
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三种。
情绪问题临床最为多见,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这种情况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
行为问题比如强迫检查,强迫洗手,回避社交,酒依赖,拖延症等,可采用系统脱敏,冲击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疗法。
人格问题常见的比如偏执性人格,强迫性人格,自恋性人格,依赖性人格,反社会人格等则需要长期的精神分析治疗了。
来访者来找心理咨询师,一般都是遇到了心理困惑问题,那么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何来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疏导呢?
当来访者说出相关问题时,辅导员有必要根据这些症状和来访者确认问题是什么,然后与来访者确认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现在需要实现的目标,相对简单,比如改善焦虑,可以更轻松。改善睡眠问题,你可以在看书前睡半个小时,等等。长期目标是改善个性。
当辅导员在咨询结束时,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让来访者对前后的感受做一个比较,并给来访者做作业。下次咨询时检查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在疏导的过程中,咨询师要运用相关的咨询技术进行疏导,而不是随意聊天。
咨询师在疏导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叙事疗法、沙盘治疗等相关疗法。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表示,整个咨询内容是保密的。让游客放心、放心。
确定与来访者的下次咨询时间,一般咨询间隔约为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