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菊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500倍80%腈菌唑水溶液,或1000倍50%三唑酮水溶液,或1000倍50%硫悬浮剂水溶液,注意喷洒到叶面叶背,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就可以预防白锈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检查菊花叶片,㪃发现有白锈病为害时,就要连续喷洒2~3次1500倍50%醚菌酯水溶液,或1500倍50%嘧菌酯水溶液,或5000倍43%戊唑醇水溶液进行防治,角7~10天喷洒一次,即可治愈。
白锈病是菊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首先在叶片上部边缘出现枯绿色的下陷的斑点,后发展到灰色到枯棕色,重病株生长衰弱,不能正常开花。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卷曲。菊花的新叶特别容易受到锈病的感染。锈病一般在植株的新芽中越冬,随菊花苗的传播而传染。露地栽培中,7~9月多雨时发病严重,不同菊花品种对白锈病的抗性存在差异。防治方法: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浇水时不要淋湿植株,选择健康无病的插穗,尽早摘除病叶;发病后,用80%的代森锌5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石硫合剂喷洒。
(1)农业防治。
冬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压低越冬虫口。
(2)灯诱成虫。
在各代成虫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在菜用甜玉米上以心叶末期为防治适期,花叶株率达25%以上,即应进行防治,以药剂灌芯或用颗粒剂施于喇叭口为最佳。农药可选苏云金杆菌(Bt)粉剂800~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