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提高工厂的功率因数

2025-05-18 23:35: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电力系统中,用户功率因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比例变化。如果用户的功率因数过低,就要求发电机多发无功功率,以达到功率平衡。而发电机多发无功功率时,则会影响它的有功功率的输出,这是很不经济的。因此,各供电部门对用户负荷的功率因数都有一定的要求。此外,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由于远距离输送无功功率而在线路中造成的功率损失。因为线路损失不仅与输送的有功功率有关,还与输送的无功功率有关。同样的道理,由于用户功率因数的提高也可以减少电网中的电压损耗,使用户的受电电压质量得到改善和相应提高。因为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所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线路的电压损失越大,送至用户端的电压就越低。当用户功率因数提高以后,它向电力系统吸取的无功功率减少,因此电压损失也要减小,从而改善了用户的电压质量。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无论是整个电力系统,还是对用电单位,都是大有好处的。

回答2:

在供电系统的负载中,就其性质来说,多属感性负载.如经常使用的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的交流接触器,以及照明用的日光灯等,都是感性负载.由于感性负载的电流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COSα总是小于1. COSα低将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1)电压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发电机或变压器的容量是根据设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确定的。其视在功率S=UI就是供电设备的额定容量。但负载能否得到这样大的有功功率还得取决于负载的性质。例如:S=1000KVA的发动机,当负载的功率因数COSα=0.9时,输出的有功功率为P=S COSα=1000×0.9=900KW当COSα=0.6时,则其有功功率只有600KW。可见功率因数降低后,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也随之减少,电源利用率降低。(2)增加了输电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消耗 当电源电压U和输出的有功功率P一定时,线路电流I与功率因数成反比,即I=P/ COSα 显然,功率因数越低,则通过线路的电流越大,线路和发电机上损耗的电功率△P=I2RO也就越大(RO为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电阻) 由此可见,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功率因数的提高,能使发电设备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减少线路电流和功率损失。所以要提高工厂的功率因数

回答3:

 供配电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多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属感性负载,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功率因数偏低问题。功率因数偏低,要想满足用户用电的需要,势必要增加设备容量和投资。功率因数偏低严重影响了电压的质量,增加了电路中损耗。按照<<国家供电规则>>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企业的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其它单位不低于0.9,因而,凡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单位,必须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一般是并联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