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i@Home的相关研究

2025-05-17 18:29: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SETI@home的原始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要证明分布式计算概念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第二个是本身SETI的有益科学研究,以科学方法分析、探索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 。
其中第一个目标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完全成功的。由 SETI@home 发展开始到现在的BOINC环境,在广泛的科研领域支持了大量计算密集型的项目。
第二个目标至今未能实现:SETI@home 未能找到证明来自地外文明信号的证据。但是,项目仍继续探索,不断更新设备及分析办法来查找信号。
SETI@home 是通过分析来自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收集的数据来寻找地球以外文明生命的证据 。它是以“被背负”或者说“被动地”的形式当其他科学项目在利用望远镜的时候顺便获取数据。数据会被数据化存储,并发送到 SETI@home 总部。这些数据会根据频率和时间被分解成小块,通过软件进行分析,从可能含有信息的背景噪音中寻找所有信号。SETI@home 需要把每份数据分解数以百万计的小块,然后发送给家用电脑分析,并让软件返回计算结果。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对这项繁重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帮助。
计算程序会从搜索以下5种有别于噪声的信号 :
峰值的谱密度
信号能力的高斯上升和下降,这种信号可能表示望远镜的接收器略过一个信号源。
三连波信号,连续的三个等距峰值信号。
窄带脉冲信号,可能在窄带上的数字信号。
广域极短脉冲,覆盖到脉冲星及原生黑洞的信号。
除此以外星际介质和星体的相对运动还会让信号出现很多其他的变化,这些潜在的“信号”会用若干办法进行处理,而 SETI@home 的计算程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加工过的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你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英文维基百科有一个主题关于:外星生命
虽然项目至此还没有发现任何 ETI(外星生命)的信号,但已经确认了天空中的几个候选目标作进一步的分析,如在峰值强度上不容易解析的干扰点(nosiespots)。其中最重要的候选信号是公布于 2004 年 9 月 1 日,命名为SHGb02+14a 的无线电源 。
天文学家Seth Shostak在2004年曾表示,基于德雷克方程,他预计会在 2020 - 2025 年之间得到一个与地外文明接触的决定性信号 ,这意味着一个长期的尝试会受益 SETI@home,外星生命。
虽然项目尚未达成寻找地外文明的目标,但它已证明了科学界的分布式计算项目使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可以获得成功可行的分析工具,甚至击败了最大的超级计算机。然而,它并未能表明项目是否合乎科学的受益于这些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否被过度使用(其原意是使用 50,000 - 100,000 台“家用”计算机),非个人计算机的未授权使用同时对项目造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