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了《尼布楚议界条约》。史书载,该条约承认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客观上,在一定时期内遏止了沙俄东扩。条约里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这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条约里。
这个条约的签订,是中方做了无原则退让的产物,索额图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造成了重大国土损失(面积在43.15万平方公里)。再者,该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不过中国在历史上从未明确在这一地区建立统治,不能算作是割让,只是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主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