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初体温达40~41℃。精神沉郁,厌食或停食。闭口流涎。
(2)2天后,唇内、齿龈、舌面发生水疱,大小如黄豆、蚕豆或更大。水疱约经一昼夜就破溃,出现边缘整齐的红色浅表烂斑,或大片溃疡面。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表现热、肿痛,继而发生水疱、烂斑、跛行。
(3)水疱破溃后,体温正常。烂斑逐渐愈合,全身症状慢慢消失。
(4)如蹄部继发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环死,病程延长,甚至蹄甲脱落。
(5)犊牛患此病,多数无水疱,犊牛表现出血性肠炎、心肌炎。犊牛多为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
(6)奶牛患此病,除口腔、蹄部有成年牛的症状外,乳房上也有水疱和烂斑。奶牛产乳量下降,甚至中断,直到下次产犊才恢复。
天健牛毒清--(牛口蹄疫特效药)主要用于牛的口蹄疫、心肌炎、口鼻足部水泡病的紧急治疗和平时的预防保健;能迅速增强免疫力、中和病毒。提高牛群的抗病力,增强体质。
治疗方案:
预防:
(1)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
(2)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
(3)对于没发病的牛群及时隔离。
(4)处于潜在感染的牛群使用天健牛康肽做紧急预防。
治疗:
(1)发病初期天健牛毒清每瓶20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一针治愈。
(2)发病中后期天健牛毒清每瓶20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一天一次连续使用两天,破溃的蹄颊开始出现结痂。
注:对蹄颊化脓严重的,口腔溃疡的用碘制剂消毒药清洗过,用头孢噻呋钠粉末涂上,防止化浓灶感染。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天健牛毒清),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发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牛口蹄疫症状:
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14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疱。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犊牛的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较高。
牛口蹄疫预防:
鉴于口蹄疫具有多种动物宿主、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抗原的多种性和变异性,以及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免疫期短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使口蹄疫的控制变得相当困难。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目前采取的方法:未发病场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场门口要有消毒间、消毒池,进出牛场必须消毒;严禁非本场的车辆人内。猪肉及病畜产品严禁带进牛场食用;每月定期对畜舍、牛栏、运动场用2%苛性钠或其他消毒药进行消毒,消毒要严、要彻底。坚持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对所有牛只进行系统的疫苗注射,使牛具有较好的保护力。
针对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第一天:测量牛的体温,看是否超过40度,如果超过40度,先注射(柴胡、双黄连、清开灵)+头孢降一下体温。
第二天:体温降到40度的情况下注射牛蹄清(500斤体重/瓶)+头孢先锋(500斤体重/瓶)。
第三天:注射治疗继发病的药物头孢先锋肌肉注射。
天健牛毒清--(牛口蹄疫特效药)主要用于牛的口蹄疫、心肌炎、口鼻足部水泡病的紧急治疗和平时的预防保健;能迅速增强免疫力、中和病毒。提高牛群的抗病力,增强体质。
治疗方案:
预防:
(1)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
(2)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
(3)对于没发病的牛群及时隔离。
(4)处于潜在感染的牛群使用天健牛康肽做紧急预防。
治疗:
(1)发病初期天健牛毒清每瓶20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一针治愈。
(2)发病中后期天健牛毒清每瓶20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一天一次连续使用两天,破溃的蹄颊开始出现结痂。
注:对蹄颊化脓严重的,口腔溃疡的用碘制剂消毒药清洗过,用头孢噻呋钠粉末涂上,防止化浓灶感染。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天健牛毒清),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发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