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在制度上的创新之处有: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
科举制。隋唐科举制度的创新又是对中央集权官僚机构的重要补充,通过实行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机构较高效率地运转。
租庸调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唐创立了租庸调制。
两税法。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之风日盛,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瓦解,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改变原有的赋役制度,创建了两税法。
隋唐的简介:隋唐,公元581年到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时期。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简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上创新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思想上:从汉代开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随朝时,制定了以儒为主,以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这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是在入仕的制度上,开创了科举取士,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使寒门学子走上为官之路,具体如下:
①隋文帝在中央设臵了国子学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
②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
③隋朝在地方上设臵了州县学。
④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广泛搜罗人才。
⑤把学、律学和算学划归到各个专职行政机构,实行对口管理。
⑥在地方上设臵医学校,是唐朝教育的重要特点。
⑦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⑧根据社会发展创设的专科性学校。
⑨根据州县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规定了各个州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
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维管理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并重视医学发展,使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