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解禁电子设备后航空公司面临多少问题?

2025-05-15 05:57: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对航空公司来说,解禁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证乘客使用的是飞行模式而不是通讯模式,“国内有很多山寨机没有飞行模式,而质量不过关的山寨机存在比较高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消息,交通运输部审议通过了第五次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其中提到:“根据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订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这意味着中国对机上电子设备的使用禁令已经解除。

9月18日,在中国民航局9月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朱涛透露,日前,《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以下简称《规则》)第五次修订发布,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

对于此次修订《规则》放宽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朱涛表示,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在飞机上使用何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原来政府是禁止的,现在政府把这个权力交给航空公司来评估。第二,民航局飞标司制定了相应的审核、评估的方法,来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看到中国的航空公司允许在飞机上使用相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朱涛表示。

春秋航空的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张武安表示,《规则》将从今年10月起生效,但并不意味着一到10月,旅客就可以立即使用手机。

“因为各家航空公司将根据第五版修订版的各项规定,重新更新修订公司手册,完成民航局的评估,并向局方提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放开。因此需要一定时间。”张武安表示。

回答2:

乘坐飞机航班时电子设备应尽量听从机组成员安排自觉关闭相关的电子设备保障航班的正常起飞和降落。在飞机上,使用中的这些电子装置会干扰飞机的通讯、导航、操纵系统,会干扰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尤其在飞机起飞下降时干扰更大,即使只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离,也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后果,是威胁飞行安全的“杀手”。以移动电话为例:移动电话不仅在拨打或接听过程中会发射电磁波信号,在侍机状态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联系,虽然每次发射信号的时间很短,但具有很强的连续性。飞机在平稳飞行时,距地面6000米至12000米,此时手机根本接收不到信号,无法使用,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手机才有可能与地面基站取得联系,但此时干扰导航系统产生的后果最为严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88条中,对旅客在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作出了限制,并在第200条中作出了对违反者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乃至刑事处罚的规定。各航空公司在机上广播词中亦加入了要求旅客在飞机上关断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源的内容,飞机上禁止使用的电子装置有手机、寻呼机、游戏机遥控器、业余无线电接收机、笔记本电脑、CD唱机等。当我们尽享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别忽略了国家的相关法规,尤其涉及到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时。当踏上飞机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关掉手机、呼机、游戏机。不能使用手机的理由:手机传出的无线电波还可能会引起爆炸,或影响客机在9500公尺高空上飞行的航行系统。1、科学证据也显示,在机上使用手机,确实潜在危险。如果电器的频率,与一些航空器的频率差别越大,所造成的干扰将减至最低点,或完全不受干扰。手机、电脑、收音机等传送的电信号,除了强度会影响航空器,它们传送的频率,如果与航空器的频率恰巧相同或相近,加上振幅(或波幅),就会产生最大的破坏,出现危险的状况。2、在飞机上,使用中的手机会干扰飞机的通讯、导航、操纵系统,是威胁飞行安全的"杀手"。飞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已利用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与地面导航台保持实时联系,控制飞行航线。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需要启用仪表着陆系统进行降落,也就是利用跑道上的盲降台向飞机发射电磁波信号,以确定跑道位置。而手机不仅在拨打或接听过程中会发射电磁波信号,在待机状态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联系。在它的搜索过程中,虽然每次发射信号的时间很短,但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所以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的导航系统造成干扰。关于在飞机上拍DV的问题DV,DC,没有调频收音机功能的MP3,以及手提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只要没有接受和发射无线电短波的都可以,起飞时也可以的。严格来说是不行的,因为起飞的时候比较颠簸,手中的物品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成为能至人伤害的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