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全额投资的企业。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也是我国腐蚀控制技术领域的一家专业性、综合性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心”管委会主任为柯伟院士,“中心”主任为韩恩厚研究员。
中心从事缓蚀剂理论与应用研究及应用开发工作有近40年的历史了,共完成“八五”、“九五”等国家重点项目课题20余项,其中12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1本。在取得一大批科技研究成果的同时,更为我国石油、石化、电力等工业领域解决了许多重大的腐蚀问题。先后承担和解决大庆油田酸化缓蚀剂研究、华北油田CO2腐蚀与防护研究、吉林油田生产污水腐蚀控制研究、中原油田油井及集输干线的腐蚀控制研究、辽河油田热采原油隔热管腐蚀原因研究、南海西部涠11-4油田含H2S生产污水腐蚀控制研究、南海西部文昌13-1/2油田高含CO2和H2S生产污水的腐蚀控制研究、新疆吐哈油田注水系统腐蚀控制研究、海上储油轮压载水舱腐蚀控制工程、海上油田陆地终端污水COD降解研究、渤海石油绥中36-1油田H2S来源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以及渤海石油绥中36-1油田腐蚀防护情况调查等。研究并开发的IMC系列缓蚀剂在我国陆地和海洋近10个油田得到成功应用。同时,在供热、石化、电力等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大庆石化总厂50万吨水处理改造等国家重大工程、吉林石化炼油厂循环水缓蚀阻垢处理、抚顺热力总公司热网的腐蚀与控制技术研究、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黄铜和碳钢的防腐蚀防结垢及杀菌处理等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同时,又有着我国唯一的腐蚀与防护专业研究机构,是我国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基地,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我所的曹楚南院士和柯伟工程院士分别出任学会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国家金属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建在我所;国家科委与1997年批准成立了“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所聚集了国内腐蚀科学著名专家和学者,在国际上—同德、日、美、意、法等十八个国家的著名腐蚀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多年来,一直从事于各种金属腐蚀过程的规律、破坏特征及腐蚀行为的研究,发展腐蚀科学基础理论,测定和积累了在我国自然环境和工业环境中多种材料的腐蚀数据,研究介质的腐蚀特征和规律,为解决生产建设中的腐蚀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承接腐蚀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并承揽大型的防腐、保温、清洗、阳极和阴极保护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项目组先后从事油-水-气体系,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的防腐剂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为我国油气田开发,锅炉等大型设备的化学清洗,除油除锈,石油化工,集中供热和电厂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防腐剂与阻垢剂的研制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多次获奖。开发的IMC系列产品具有高效,低毒,适应性强,操作简便,质优价廉等特点。而且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水质与工况条件研配出针对性强的性能优异的水质稳定药剂,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腐蚀问题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