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 sāng zǐ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且有"反哺桑梓"成语。
出处: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诗·小雅·小弁》
念公命世人豪且大有造於桑梓,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石□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
世先生同在桑梓《儒林外史》
造句
过去所提倡的敬恭桑梓,现在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地处被誉为“孔孟桑梓之帮,文化发祥之地”的孟子故里邹城市。
桑梓的典故
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
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桑梓相关人物
坏妃晚晚所著的小说《妃子不善》中的女主人公,讲述了她从一名庶出三小姐摇身成为天朝皇帝夏侯子衿的皇后(长芙公主)
一部古代+宫廷+言情+悬疑励志版《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一枚棋子,三个男人,牵出惊天阴谋。一切,非她意,却,随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