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去东湖公园,因为我很喜欢去看东湖公园里的池塘。东湖公园的池塘里有许多小鱼,有金的、黑的、红的……白天,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只
要一游客将食物丢进去,小鱼们就会飞快地游过去;晚上,见到食物也一样会有一群小鱼游过去抢着吃。吃饱了,它们就睡着了。我观察到它们睡觉的样子很特别,
是张着眼镜睡觉呢!我想它们真厉害呀!同时我也十分好奇:它们睡觉为什么是张着眼睛的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我找了很多百科书,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答案,我只好自己想。我想啊想,最后想到了两个答案:第一是它们张着眼睛睡觉应该是从它们的爸爸和妈妈那里遗传的,第二个答案则是这大概是它们的习惯吧!
可是我对自己的答案还是不太满意,因为我不能证明这是真的。后来,我问了爸爸妈妈,这才知道原来小鱼的眼皮是透明的,它们在睡觉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只是因为眼皮是透明的,看起来像是张着眼睛而已。真是神奇呀!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笑着说:“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他的奥秘!
每一个舒城人,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希望自己的家乡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安宁、和谐.
让舒城这个名字,成为每一个人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每一个在外地的舒城人感到荣耀.
舒城特色
油茶,又叫茶子树,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有2300多年历史.舒城油茶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于丘陵11个乡镇,成林油茶20万亩,面积占全升档15%,居全国之首.
油茶当地群众称之为"打不烂的天然油库","摧不毁的铁杆庄稼".一年种植,几十年收益.它是植物食用油中的佳品.一是营养价值高;二是晶莹透亮,色清味香;三是耐贮藏,不易腐败变质;四是可作人造牛奶等的原料.除茶叶外,油茶果壳可作为用来制碱、橡胶、糠醛、活性碳等.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舒城即盛产茶叶,并被列入贡品.舒城兰花茶叶作为安徽省传统地方名茶因其形似兰花、香若兰蕙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目前茶叶生产遍及山区16个乡镇,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2000吨.80年代研制开发的“白霜雾毫” 被列为安徽省十种名茶之首,8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白霜雾毫外形芽叶,自然舒展,如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清新怡人,而色浅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主要产于境内西南绵延数百公里的高山茶区.山高岭峻,植被完好,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无污染,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特别是初春新茶冒尖时节,漫山兰花竟相吐蕊散发幽香,香气重染沁入新茶,使之具有了独特的兰花馨香.
舒城素有“板粟之乡”美称,大面积栽培板粟有300多年历史.分布山区22个乡镇,现有板粟4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年出口50万公斤.本地产叶里芷、蜜蜂球、粘子板三个品种被安徽省林业厅定为优良品种.近年来,舒城县把板粟开发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项目,注重科技投入,新品种“叶里藏”、“蜜蜂球”等果大质优、香甜脆嫩,有明显健胃、补肾之功效、富含钙、镁、硼、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98年舒城县与国家材科院合作攻克了板粟冷藏保鲜技术难题,建立年储藏保鲜能力达400吨的板粟保鲜基地,保鲜率达99%.
舒城竹器以龙舒贡席为代表,简称舒席,是国家名牌传统出口产品,1906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10年,在南洋大臣主办的物产会上获银质奖章,1917年在美国芝加哥国家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26年和1934年,分别参加上海、杭州全国展览会,分获一等奖.1953年,在莫斯科国际经济展览会上获工业美术奖.抗战前,日本裕仁天皇结婚,日本田洋行曾派人专程来舒城购席10床,作为贺礼.1979年以后,舒席又先后获部优称号以及省级以上10个大奖.舒席是以水竹为原料,取其头青、二黄,编成“人字纹”、“回纹”等花色.产品有睡席、枕席、童席、托席、座垫席、字画席和餐具、玩具等.具有造型雅致、花纹细密、柔软光滑、凉爽消汗、不被虫蛀、经久耐用、可折可卷、易于携等特点.龙舒贡席品位极高,不仅是消暑纳凉的生活用品,而且是门厅、礼堂、书斋、餐厅等内不可多得的装饰品.同时,也是友好往来、喜庆活动馈赠友人别致而大方的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