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全身由里而外的氧,抓又抓不到的感觉

2025-05-20 03:06: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皮肤过敏怎么办
每逢气候转换、温差悬殊大或温热潮湿之季节,许多女性常会发生皮肤过敏的现象。由于种种环境因素,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便会大量释放出几乎遍布人体所有组织的化合物——组织胺,引起鼻塞、打喷嚏、流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现象。致使某些女性,会出现全身皮肤奇痒、起疹块和鳞屑、脱皮,面部红白不一、斑驳陆离等过敏症。

过敏症是一种文明病。医学上把过敏(变应性)分为4种不同的种类,并以罗马数字i至iv来命名。其中最常见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时也被称为“特应性”或者“速发型变应性”。例如,人体在被昆虫蜇伤后几秒钟就会作出反应,动物毛发过敏和花粉过敏在几分钟内就有反应,食物过敏的时间则在30分钟以内。与此相反,iv型过敏的反应则要慢得多,症状要在一天或者几天之后才会出现。例如装饰物过敏和许多类型的职业过敏等。因此,人们把其称为“迟发型变应性”。

对于皮肤过敏,临床多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其虽能抑制组织胺释放量,但作用也很有限,对许多过敏症状不起效用,而且还有副作用。有些抗组织胺剂会令人昏昏欲睡和头脑迟钝。过敏症研究专家认为,最有效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避免再接触这种物质。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的因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检测一种物质的致敏反应,医生需要做各种不同的皮肤测试,费时费事。更因为许多致敏物质是不可以完全避免的,比如药物和昆虫等防不胜防。所以,过敏性皮肤的人欲拥有完美的皮肤,主要应从日常精心呵护肌肤做起,设法降低皮肤的致敏性,随着日月的推移,人近中年后发病率会逐渐降低。必要时可采用脱敏治疗法。具体讲:

一是做好皮肤日常护理。皮肤过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妆品不能乱用,许多化妆品是致敏原之一。因此,有些过敏症患者就停用了化妆品。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恰当地使用化妆品和必要的皮肤护理,可以增强皮肤对致敏原的抵抗力。过敏症患者可惜助美容院的正规皮肤测试,判断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找出皮肤问题的原因,对症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也可选用抗过敏精华素导人,然后做消除敏感的面膜,以降低皮肤对外界的直接反应,强健敏感的细胞膜,以调节和减轻皮肤的敏感,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在气温偏暖季节,过敏症患者常以为外界气温较暖,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而放弃对皮肤的保养,以防皮肤过敏。或是过多地使用面奶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这容易破坏皮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皮肤过敏。许多人皮肤过敏后,又停止了护理保养,致使皮肤水分不足,容易起皱,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无论寒暑春秋,过敏症患者都要十分小心护理皮肤,除了保持每天3次温水洗脸外,还要用些特效疗肤水、疗肤霜、爽肤、润肤,持之以恒。另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运动锻炼,并保持心情舒畅。

二是采用饮食调理脱敏法。过敏症患者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别。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兔疫能力。过敏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过敏功能的食物,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洋葱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过敏症的发病。另有多种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过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别显著。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天然抗组织胺剂,若每天从饮食中摄取1000毫克,就足以防止过敏症的出现。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比健康人少,若能增加血液中的游离氨基酸,过敏症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豆浆中这种物质含量最丰富,过敏性体质者最好每天喝些豆浆。

三是采用脱敏治疗法。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求助于医学手段,改变过敏性体质。医生在这种疗法中要用化学方法改变患者血清,使其稀释。向皮下注射改变了的致敏原和乳类、花粉等物质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致敏原的浓度,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使过敏者体内产生对过敏物质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过敏。这种疗法对i型过敏患者较为适合 。

夏季皮肤过敏的应对办法

夏季常见的过敏症主要是过敏性皮炎,包括湿疹、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防晒化妆品过敏,以及常吃海鲜引发的过敏。这些过敏症以皮肤的斑丘疹、红肿热痛和色素沉着为特点。而夏天皮肤暴露,不但生活起居不便,更影响美观。过敏人群怎样才能使自己摆脱这些烦恼,过一个轻爽的夏天呢?

??首先要避免曝晒,要知道紫外线对于健康体质的皮肤也是有诸多危害的,更何况对过敏体质,强大的uva和uvb会穿透皮肤表层,使本来娇嫩敏感的皮肤雪上加霜。其次是从衣食住行上注意远离过敏原,不要穿化纤衣物、塑料凉鞋;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生猛海鲜;保持屋内湿度,过湿和过干对皮肤都不好;选择防晒化妆品前先在局部试用,确认不过敏再大面积使用。

??另外,夏天白昼较长,天气炎热,往往人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这也会导致过敏症经久不愈。因此睡眠休息一样十分重要。

??对于顽固性的过敏症人群,应适当选用口服葡乐安,由内而外预防过敏症的发作。

??葡乐安系美国进口保健精品,不但能稳定过敏参与细胞的细胞膜,确保它们不释放致敏介质,还可清除“健康杀手”自由基,提高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对过敏体质形成双重保护,帮助过敏人群从容应对夏季过敏症。

皮肤过敏该怎么办?
当皮肤过敏时,会出现红肿、刺痒等反应,这时如果不及时处理,皮肤将会出现很明显的肿胀,甚至会有水疱产生,日后即使过敏症状得以缓解,也会留下比较明显的色素沉着,而这种色斑往往很难或永久不能消退。

切记,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千万不要抓挠患处,在这时有一步急救,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控制病情。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宋坪介绍: 当皮肤出现过敏以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用凉毛巾对皮肤进行冷敷,因为皮肤出现过敏以后,会在皮肤上出现一些红斑,会重现肿胀,有这种烧灼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对皮肤进行冷敷,可以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可以减少炎症的反应,可以减少这种渗出,这个时候冷敷之后,我们再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子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切记,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应该把湿毛巾对患处进行冷敷,只有这样做才能起到收缩血管,镇定皮肤,减轻炎症的作用。

平时要注意远离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是在家里的话,就应该增加空气的湿度。多吃一些水果,像苹果还有果胶,比较多的吃水果。

很多人皮肤过敏之后,愿意给自己开个药方,就抹什么皮炎平之类的药膏,当时的确是管用的,但是时间长了,你老抹这样的药膏是会产生依赖性的,你停药之后,皮肤可能又会出现肿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如果你的皮肤出现了过敏症状的话呢,不要怕麻烦,还是要到医院就诊。

特别提醒:一旦发生过敏性哮喘,可以拿一杯热水,让嘴贴近杯口,呼吸水的热气,这样有助于舒缓哮喘的症状。

回答2:

北京市德胜门西大街何女士:我爱人今年30岁,每到冬天,晚上睡觉时他总会出很多汗,问他是不是太热,他说不知道,我觉得可能是盗汗。现在每天早上起床,他身上都是湿的,摸上去很凉。他平时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就是肠胃稍微有点不好。请问他可能是什么病?有什么办法治疗吗?
答:北京医院皮肤性病科胡绍清主任医师认为,正常情况下出汗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出汗受气温、运动量、精神因素等影响。异常情况如服用发汗药物、食辛辣食物,或有结核病、癌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体质虚弱也会导致出汗。出汗只是一个症状,可分为自汗,即在清醒状态时出汗;盗汗是指睡后出汗,醒时汗止,同时还往往有咳嗽、心悸、失眠、腰痛、乏力、遗精等症状。在一个人身上不一定具有上述全部症状,可能只有部分表现。您爱人的夜间出汗应该就是您所说的盗汗。要确定是什么病引起的,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有结核病、癌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有则应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体质虚弱引起的,就要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体质强健了,盗汗症状也自然会消失。
一位49岁的男性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每于醒后发现湿透内衣,伴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和多梦等。无发热、咳嗽和咯血丝痰;无明显消瘦、纳差,曾到多家医院和私人诊所就诊,未见明显疗效,每于工作繁忙和烟酒过多时症状加重。

患者两颧发红,较消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初步诊断为盗汗(心肾阴虚)。治疗以滋阴补肾,养心安神为原则。方药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淮山12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9克,远志12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五味子9克,龙骨20克(打碎),牡蛎20克(打碎)。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连服7剂,上述症状缓解,再服7剂,症状消失。守上方连服14剂而愈,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祖国医学称夜间睡着后出汗为“盗汗”,又称“寝汗”,为睡着后不自觉出汗,汗量较多,醒后汗即停止,多属阴虚证。临床上常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两颧发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证候。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对神经衰弱、慢性肾炎、肺结核、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小儿发育迟缓、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等属于肾阴亏损者,均可加减使用(脾虚便溏者慎用)。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淮山益脾而固精,均为臣药;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肾,以助山药之益脾,以上共为佐使。各药合用,使之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补中有泄,寓泻于补,相得益彰。本例患者因盗汗多,并兼有心阴虚之证候,故加用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骨和牡蛎以敛汗、养心安神。

夜间出汗属于自发性汗症的范畴,中医学称为盗汗。可以分为原发性多汗和继发性多汗两类。前者原因不明,可能与中枢神经失调而致植物神经系统汗腺分泌纤维过度活动有关;后者常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伤、炎症及甲亢、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个别人与遗传因素有关。

中医学将汗症分为自汗和盗汗两大类,并把盗汗分为外感伤寒盗汗和内伤虚劳盗汗。伤寒盗汗,是由邪气侵行于里而外连于表,当睡眠之时,卫气行于里,邪乘表阳,卫气不密而逼津外泄,醒时气散于表而汗止。虚劳盗汗,多由肾伤,肾邪攻肺,卫气不固,心气内微,心液不能敛藏而为盗汗,其中又有阳虚、阴虚、气阴两虚以及心肾两虚之分。此外,尚有湿热外蒸及肝经热甚而盗汗者。

从你先生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盗汗与心肾两虚的类型相似,可采用水火相济之法治疗,试用下列方药:

生晒参10克,黄芪15克,当归25克,茯神10克,五味子10克,龙骨30克(先煎),远志10克,熟地10克,山药15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5克,牛膝10克,鹿茸10克,蛇床子10克,桂枝6克,白芍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100ml,连服7-15剂,可以缓解症状。

回答3:

,是不是皮炎?或是食物过敏?再者就是缺乏维生素也会痒的

回答4:

血热,建议消炎降火

回答5:

去医院看看,是不是过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