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居正房对面的院落围墙,都要做成照壁。照壁的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其形式主要有独脚照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壁顶为庑殿式,为仕宦人家选用。“三滴水”照壁系将横长而平整的壁画直分成三段,左右两段大小对称,形似牌坊,中段较高宽。这种形式多为民居普遍采用,其宽度等于院子的宽度;中段的高度约等于厢房上房檐口的高度,左右段的高度等于与厢房下重檐间的“封火墙”等齐。
照壁本身各段的高度比例,均随院子的宽窄而变化,给人以外形比例均称、体态敦厚的优美感觉。照壁除注意造型精美外,还非常重视装饰,在照壁的檐口墙上是一带状的各种彩画图案,在照壁洁白的墙面上或画有各种式样的山水图画,并配有名人诗句,或题书刚劲有力的大字,使照壁显得更加高雅秀丽。照壁题字讲究内容,一般为一句四字,诗情画意浓厚。题字内容随户主的声望和姓氏而有区别,如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世人书香”等,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风”,杨姓题书‘清白传家”,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李姓题书“青莲遗风”,王姓题书“三槐及第”,何姓题书“水部家声”,董姓题书“南诏宰辅”等等。有的人家根据照壁方位题字,如院落之东的照壁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等。照壁前面还有花台陪衬,花台多用彩花大理石或雕砖砌成,内栽花木,旁边台栏上还放置各种盆花、盆景,各种花卉因季节交相开放,香气袭人,环境优美。
白族民居照壁的典故题识,表明了白族人民对祖先的道德风范的崇敬和怀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白族人民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弘扬。
照壁的绘饰在民居中处于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地位。照壁位于主房的正前方,正对着堂屋,成对称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凸”字形。壁顶以青瓦覆盖,四角微翘。整座照壁以石灰抿刷成的白色为基色,壁檐下方和壁的左右两边,多用深色薄砖框成矩形、圆形或扇形的画框,画框交替相连。框中用彩墨或淡墨绘上祥禽瑞兽、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和松竹兰梅,写上唐诗宋词中的名言名句,远看就像给照壁镶了个花边。照壁正中,或镶上一块圆形的彩花或黑白花大理石,或写上个斗大的“福”字,有的则题上四个黑色大字,黑白分明,神采飞扬,使庭院大为增色。
走进白族村寨,进入白族人家,人们会发现白族照壁除了外观优美、造型精致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只要看到写在照壁上的题字,就可以知道这家主人的姓氏。如: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风”,杨姓题书‘清白传家”(或“清白家声”),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或“百忍家声”),李姓题书“青莲遗风”(或“诗酒家声”“陇西世第”),王姓题书“三槐及第”,何姓题书“水部家声””(或“山高之亭”“瑞蔼卢江”),杜姓题书“工部家声”,施姓题书“文带家声”(或“石渠世泽”),高姓题书“龙翔凤裳”(或“龙凤呈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