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对实现2017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不大,但如果2018年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则稳增长压力肯定会增加。”李迅雷说。
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方针和政策要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日前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对照《指导意见》加强督导检查,并组织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清理核查和政务失信专项治理两个专项行动。此外,发改委将狠抓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及国家行政学院开展的第三方评估落实工作,抓紧研究制订整改落实方案并加快整改进度。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系列方案,细化激发民间投资各项具体措施,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政策措施或采纳国家行政学院第三方评估报告建议。例如,在降低民间融资困难和风险方面,地方政府可能会出面成立民营企业投资基金和政府性基金,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在提高PPP项目落地成效方面,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于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教育、医疗和养老机构,给予与公办机构同等的支持等。
章俊建议,政府除了在政策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之外,需在风险共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方面给出实质性安排,打消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
李迅雷认为,要想长期带动民间投资持续增长,除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外,最重要的是提高广大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刺激该群体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