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缢前, 左良玉拥兵百万, 为何却见死不救?

他为何见死不救?
2025-05-13 20:10: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要说崇祯也算是个史上少有的拥有报国大志的皇帝,可惜他在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是处于大厦将崩之势,他也无力回天。但是左良玉却并不是因为明朝的颓势而选择不帮助崇祯,其实在李自成大军压向京都之前,左良玉还是一直勤勤恳恳的为明朝剿灭匪徒,平定祸乱的。但是崇祯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有功不赏,但是喜欢找人背锅,这样一个皇帝,左良玉也选择了放弃。



首先我们知道明朝的军队也是文官政治,像宋朝一样,武官的地位是很低的,而且朝廷总是信不过这些武将,要排文官或者宦官去监军。文君平时根本不学习军事理论,一到战场上就开始瞎指挥,这让明朝的武将很是深恶痛绝。而且一般监军的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就是说,仗打赢了是宦官的功劳,仗打输了就是武将的有勇无谋。



所以生活在这样条件下的左良玉难免有些芥蒂。而且在明朝,只有文官才会接受朝廷上的正统教育,有着很好的君臣思想,但是武将就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教育,因此,忠君思想十分单薄,大难之前都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自然就不肯卖命了。



还有就是崇祯的有功不赏,崇祯一贯的选择不信任,这也是左良玉反感崇祯的重要原因,曾经左良玉也屡屡与农民军交手,为朝廷卖命,结果崇祯还对左良玉十分怀疑,在左良玉打了胜仗之后,竟然不是前去嘉奖,而是派宦官来监军。有一次出兵勤王,因为敌军的提前撤走,左良玉的军队来了并没有什么用,崇祯什么都没表示便让左良玉回去,自古大军一动,朝廷就要给拨款,崇祯倒好,来个一毛不拔。

这样的皇帝,左良玉可能也巴不得赶紧灭亡呢。

回答2:

因为左良玉认为崇祯帝并没有救的必要。当时明朝局势堪忧,大厦将倾,如果选择救崇祯帝的话,左良玉百万精兵估计也会折损大数。

回答3:

因为崇祯当时在的时候对左良玉并不是太好尽管左良玉功高尽职但还是得不到赏识所以他选择放弃崇祯。

回答4:

因为他对崇祯已经没有任何念想了,与其折掉自己的军队,不如拥兵自重,东山再起。

回答5:

在大义面前,左良玉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生死是放在首位的,他知道此去前救无论输赢都是会对自己利益有损害,所以他选择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