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乐史称“舜乐”,在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了舜帝创制韶乐的事。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据后来清代同治刊《湘乡县志》记载:
古代舜帝为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他南巡来到位于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众登至一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急。
据说,后来舜帝命人奏起美妙动听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声中,丢下武器伴着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叫“韶乐”,奏乐的山峰由此得名为“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