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听起来很神奇,但它的题面并不费解,只要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就就能理解其含义.原来,这是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他试图证明自己的发现,却屡战屡败。1742年,无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其实不是要证明1+1=2,这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还没完全证明,不过陈景润已经很接近完全证明了
这个问题不是1+1=2这么简单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有可能的证明的一种简单描述。就相当于把它取个名字一样。比如一个人叫小红不是因为他真的很红。
不好说啊